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马拉松和一座城

来源:民生周刊2014-06-23 14:52:53 马拉松 一座

摘要:一位市民的来信,让一座城市在半个月内决定举办马拉松;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座城市在三个月内办成了马拉松。

 

一位市民的来信,让一座城市在半个月内决定举办马拉松;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座城市在三个月内办成了马拉松。

“不花财政一分钱”,这个目的在张思杰接手的第六年做到了,他的团队也从当初的7人临时项目组发展为现在的公司,并且成为全国知名专做马拉松赛事服务的“马帮”。

2011年,22场;2012年,33场。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透露,2013年,我国的马拉松赛举办场数或将达到44场。

这一串数字背后的城市,为何纷纷划出一条条42.195公里的赛道,让数万人共同起跑?

对于厦门来说,远华案留下的低迷士气、环岛路贯通的滨海美景、普通市民的一封来信都是举办马拉松的缘由。

而事实证明,马拉松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远远超过主办方当初的设想。

两项记录

“2小时7分32秒”和“三个月”,都是厦门马拉松的荣誉。前者发生在今年1月5日,后者发生在十年前。

1月5日,尘封27年的中国马拉松赛最好成绩在厦门被改写。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男选手纳格瑞跑出了2小时7分32秒的成绩,打破了日本选手儿玉泰介在1986年创造的2小时7分35秒的纪录。

这是厦门国际马拉松的第11个年头。十年前,厦门马拉松打破的另外一项纪录为“三个月”,这是厦门市筹备首届马拉松赛的全部时间。

马拉松赛能在厦门举办,一位市民功不可没。他是陈秉忠,2002年厦门市两会期间,他给厦门日报社发邮件,建议在刚修建成的环岛路上举办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在中国和北京马拉松赛齐名的体育传统赛事,再造一个厦门形象品牌。此邮件内容迅速被《厦门日报》全文刊发,在全市引起很大反响。两会代表纷纷撰写提案议案上交,最终通过。

本来想等2004年环岛路全线贯通后再举办的赛事,因为一个偶然机会而提前一年,造就了厦门“百日办赛”的奇迹。

两会后,时任市长张昌平去北京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见到了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利用午饭时间向袁伟民积极游说。袁伟民约张昌平来到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商量相关事宜,当时恰逢2003年全国马拉松锦标赛正在选址,听说厦门想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桂林、三亚、海口、珠海都已提出举办申请,如果你们一并提出,根据城市条件,2003年锦标赛就给你们办。”

“本想等环岛路贯通之后举办,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张昌平犹豫了。经过市政府讨论,大家认为继续等待会有更多城市加入竞争,不如抓住机会试一试。

2002年12月20日,厦门市体育局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提交申报材料,10天后,体育总局批复了厦门的申请,同意其在来年3月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

“当时政府争取央视全程直播,广电局马上联系央视做直播考察。这种大型体育赛事直播一般需要提前半年时间准备,这次只有不到三个月。”时任厦门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周旻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刚开始联系时,央视很快就答应了,但是进行微波铺设时,旧城区的遮盖物让央视团队犯了难。“离春节只剩两天,央视团队还定不下来是否能做,急得市领导差点请他们过年留在厦门继续工作。”

为了配合马拉松的举办,旧城区民族路需要拆迁,这次拆迁也成了厦门历史上最迅速的拆迁之一。一位12岁孩子说服自己母亲放弃摊点,支持拆迁,还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

2003年3月30日比赛结束后,时任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竞赛部主任水涛这样评价厦门马拉松:“这么短短几个月,就将比赛筹备得井井有条,按照通常做法是不可想象的,简直是个奇迹。”

为何而办?

《厦门日报》资深体育记者路鹏宇参与了马拉松赛筹办时期的众多政府工作会议,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2002年厦门市领导视察环岛路建设情况时,就有人提出在通车典礼上举办马拉松比赛。“正好和市民建议不谋而合。”

办一场马拉松赛,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一座城市难道仅仅为了庆祝一条环岛路的修成,就下此重大决定吗?

经《民生周刊》记者多方寻找,最终得到了时任市长张昌平在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原话:“厦门市要通过举办这项比赛,展示厦门作为国际花园城市的优美形象;展示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厦门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面貌。”

这可谓是厦门办赛目的的一份“官方说明”。在这份说明下方,还有一条未放在台面上的注脚。

“举办马拉松赛之前,厦门市曾受过重创,士气低落,到处充斥着关于厦门的负面消息,整个城市提不起精神来。”这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员口中的“重创”,正是2000年震惊中外的“远华案”。

这无疑是厦门市举办马拉松之前的大背景之一。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当年分管文体工作的厦门市副市长郭振家表示:“那时候厦门整体较为低迷,市委市政府也是想通过马拉松的力量对内把市民的士气激励起来,对外展示厦门的新风采。”

在组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张昌平在原来的说法后加了这样一句话:“还要进一步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厦门这个城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分文未取

当初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厦门举办国际马拉松,就意在将厦门打造为中国马拉松的南基地。随着赛事的发展,影响超乎了人们当初的想象。

2005年,加入国际路跑协会仅一年的厦门后来居上,成功获得2007年第16届国际路跑协会世界大会的主办权,这也是该大会首次在亚洲城市举办。

2008年,厦门国际马拉松甚至击败了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东京马拉松,首次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此后一直到2013年,厦门市不间断地六次获得了此项殊荣。“这是非常难得的,每年国际田联只会给予8-10个赛事这样的荣誉,厦门连续六年占有一席之位,绝对是国际上的后起之秀。”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耿永胜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

很难想象,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不需要政府花钱。

厦门市政府将所有的赛事资源给了厦门日报社,作为回报,厦门日报社需要给组委会1000万元赛事资金。

“第一届开始,财政就不拿一分钱,这对大家来说是相当艰难的。头两年,由于政府领导积极游说,很多国有企业纷纷赞助,勉强可以坚持;可是到了第三年,企业都赞助怕了,纷纷退出。第三年,皮球就踢到我这里了。”厦门广电集团广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杰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接到任务伊始,我把当时全国仅有的5个马拉松城市都跑遍了,到处向人问经验。但是,我得到的全是牢骚,说马拉松不好做,各个组委会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政府拨一点,自己拉一点赞助,大家资金都紧缺。”没有人告诉张思杰如何去做。

“就我个人来说,2004年6月接到任务,说要做2005年马拉松赛事运营,我也没想长久做,心想大不了做不下去再踢给别人。”但是,马马虎虎不是当过记者又当过编导的张思杰的个性。他从电视台七拼八凑了一个7人团队,认真研究马拉松赛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令人意外的是,从厦门日报社接过的烫手山芋被张思杰的7人团队坚持做了下来。

“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把马拉松数据化,资源价值数据化。现场这块牌子多少钱,不是指制作费多少钱,而是它展示的受众到达率是多少,值多少钱,通过再传播,计算它的最终价值;第二尽量找更多媒体,不是让媒体捐赠,而是请媒体提高曝光率。我们找企业赞助,是需要回报的,当厦门马拉松的品牌价值不够的时候,我到处求媒体帮忙宣传,给赞助商低价打广告。”张思杰坦言道。

就这样,马拉松的很多活动逐渐由“政治行为”转为“市场行为”。以前开新闻发布会,领导们都倾向于在首都北京;后来为了吸引赞助商,领导们换成了泉州、广州这样潜在赞助商或运动员多的城市。

“那一年‘化缘’来的钱比前两年都少,但是确实一分一毫市场上争取来的,非常珍贵。有了那年的折腾,马拉松的品牌慢慢走向市场化,让企业家们看到马拉松也是一个媒体,是宣传企业健康形象的很好平台,渐渐地就好做了。”张思杰说。

“不花财政一分钱”,这个目的在张思杰接手的第六年做到了,他的团队也从当初的7人临时项目组发展为现在的公司,并且成为全国知名专做马拉松赛事服务的“马帮”。

市民节日

厦门马拉松赛在举办之初,有三个定位:高水平、群众性、有影响。其中的群众性,就是要厦门马拉松成为“市民的盛大节日”。

周旻办公室楼下,就是位于鼓浪屿对面,厦门轮渡码头的赛段。“就像一场城市嘉年华,老老小小全部出动,每年有30万人沿途观赛,非常壮观。”

很难想象,一座常住人口只有360万的南方城市,在参赛人数上超过常住人口2000万的超级大都市,但厦门做到了。“给你说一组数据:刚刚结束不久的,历史悠久的北京马拉松42.195公里的全程比赛仅有1.2万人报名,但厦门马拉松这届有2.1万人报名了全程比赛,并且厦门马拉松的全程比赛完成率排在全国前列。这就说明了厦门市民真的将马拉松当成自己的节日在过。”原厦门市体育局局长何玺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

去年年底,为鼓励大家对厦门马拉松的坚持,组委会推出了“永久号码布”,颁发给从第一届到第十届连续十年参加全程马拉松的业余选手。聂鹏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厦门马拉松赛永久号码布——“666”——是他自己选择的幸运数字。土生土长的厦门人聂鹏,在第一届厦门马拉松开始时,刚满最低参赛年龄20周岁,这一参加,就是十年。“第一次跑完,自信心增加了许多,我就暗下决定要连续跑十年。”十年来,聂鹏曾在外地工作,却每年咬牙回厦门参加比赛。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一般都在四个半小时左右徘徊。“我就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鼓励更多市民参加马拉松,帮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程。”聂鹏说,自己还要再跑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的全程比赛关闭时间是全国最长的,为7小时。只要在这个时间内到达终点,选手们都能获得成绩证书。

厦门人陈宏是一名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去年她跑了北上广三地马拉松。“大连的关闭时间是5小时,我的成绩一般在5个半小时,辛辛苦苦去一趟,连个证书都没有。从这点上看,还是厦门包容性最大。”刚跑完42.195公里,47岁的她气也不喘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还是家门口的马拉松最好。”

(本刊记者 丁筱净)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