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2025-11-28 11:28:10
在河南省焦作市,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览馆里,3块牌匾令人印象深刻。
1989年企业名称是“焦作市冰晶石厂”,2004年变更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直到2021年,才又变更为如今的名字。
“每次改名,都对应一次产业升级。”公司董事长李世江说。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多氟多先后攻克原料提纯等多道难题,研发出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推动上下游10余家企业一同走上转型之路。
这是焦作市近年来转型发展、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焦作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千业水泥公司的智能化水泥生产线上,立式磨机不断“吃进”煤矸石,“吐出”粒径0.2毫米的粉末。“这些粉末最终会转化为优质水泥产品。”焦煤集团总经理唐世界介绍,经过技术改造,煤炭副产品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集团化工、高端建材、装备制造等非煤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从15年前的不足30%,提升至目前的60%以上。
2023年以来,焦作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为110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研发费用补贴、融资担保等多重支持。
目前,焦作363个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和44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扎实推进。“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1946个,完成投资2272亿元,实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向“新”而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
依托工业应用场景多、产业基础好等比较优势,焦作走出了差异化发展之路——大力建设中试基地,吸引科研成果来焦作中试,继而鼓励其留在焦作、用在焦作。
在焦作沁阳市,年产240吨功能纤维产业化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之前,我们研发了一款前沿新材料,找不到合适地方中试。最后是焦作提供了平台、人员、应用场地。”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振邦说,“3条中试生产线已在沁阳运行。”
目前,在沁阳科创园中试基地,已引进创新团队人员100人以上、孵化科技型企业超50家。
焦作改革科技创新机制,重组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市场化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需求;改进企业培育方法,建设“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省级瞪羚企业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2家……
向“新”而行,新兴产业聚链成势。
焦作市出台多项扶持政策,着力发展锂、钠、氢三大主流电池和全钒液流等新兴电池产业,和12家高校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引进200名相关人才,培育超5000名产业工人。现在,中站区已有20多家新能源电池相关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值近300亿元。
马村区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孟州市全力发展电子信息和氢能产业,引育10家相关企业,年产值突破7亿元……如今,煤炭工业占焦作工业产值比重从最高时的81.7%降到5.2%,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成为焦作三大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将立足焦作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主体培育,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表示。(王乐文 方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