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2025-11-24 10:00:16
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阳光分班”,是回应这一问题的一个有力举措。
在辽宁鞍山铁东区,3500余名小升初学生,通过随机分组、随机确定班号、随机确定班主任抽签顺序以及班主任随机抽取班级的“四次随机”机制完成初中分班;安徽严禁组织入学考试分班,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等行为;重庆利用政务工作平台“渝快办”系统,邀请家长参与随机分班过程……2025年秋季学期,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通过科学、公平、公开的方式,均衡分配班级学生和师资,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孩子会分到所谓的“好班”还是“差班”?哪个班师资更好?哪个班学风更积极?中小学入学后的分班问题,牵动家长们的心。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分班规则。安徽六安霍山县“阳光分班”过程中,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人员、家长代表、媒体代表等共同参与,全程录音录像,现场公布结果。各地“阳光分班”的类似举措,有助于增进家长的理解信任,缓解教育焦虑。
“阳光分班”注重班级学生成绩、性别、民族等因素的合理分布,可以避免“快慢班”模式下,资源向少数班级倾斜,引发学生分层分化的现象。但还要注意,分班只是第一步,“阳光分班”后特别需要根据个体禀赋因材施教、精耕细作。
比如,北京市第八中学在课后延时服务中为学生们提供不同选择,“吃不饱”和“跟不上”的孩子都有途径提升自己。又如,新疆乌鲁木齐第132小学通过课后小组帮扶、一对一答疑等方式,既帮学困生补上知识漏洞,也满足优等生的拓展学习需求。分班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阳光分班”的基础上,优化配套举措,增强班级包容性,才能让性格特点、学业成绩各有不同的学生拥有归属感、成就感,收获尊重、自信、友谊,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公平,既靠制度夯基筑台,也离不开政策落实有力。从推进“双减”工作,规范治理资本在教育领域无序扩张行为,到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从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到落实“县中振兴计划”,缩小城乡普通高中发展差距……近年来,我们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持续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未来,在教育入口处做到“有教无类”,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出口处做到“人尽其才”,定可以为青少年搭建更多通往梦想的阶梯。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惠及1200多万儿童,246个区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铆足干劲,久久为功,推动每个学生享受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必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