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漓江更美 日子也更美(我家门前有条河)

来源:人民日报2025-11-15 14:48:08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家祖辈都在漓江边生活,靠打鱼为生。我十来岁时,家里响应号召上岸定居,从此有了固定的楼房。从打鱼到开游船、撑竹筏……我今年67岁了,大半辈子都在和漓江打交道。

漓江水好,但过去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高,也不懂环保的重要性,生活污水直排漓江,网箱养鱼、炸鱼、电鱼等都是常有的事。

近几年,广西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综合整治工程,全流域保护、全覆盖整治,漓江景区品质全方位提升。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在我们村修了一条漂亮的沿江步道,步道下铺设了污水处理管道,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又改善了环境。现在很多人在这条步道上散步拍照,成为我们村的一景。

我是老党员,之前也是村干部,经常关注有没有人污染漓江。前两年有家民宿装修,在江边堆放了很多建筑废料,我就去提醒对方。第二天人家就用车把垃圾拉走了。如今镇上、村里每年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清洁活动。

政府还建立了生态考核和奖补的工作机制,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生态补偿费反哺沿江百姓,村里今年每人能领到1200元,大家都很高兴。

能拿分红,还是离不开漓江的环境保护。每年禁渔是“硬规矩”,我以前的老伙计们都主动把渔网收了,让漓江里的鱼群好好繁殖,效果很显著。比如光倒刺鲃鱼对水质要求高,过去很少见,这些年就变多了。

从修复河堤到修建生态步道,再到污水治理,我们这里旧貌换新颜。2024年,村里接待游客量达110万人次,为村集体增收260万元,民宿入住率和农家乐的游客接待量明显增加,实现了村民旅游经营收入和集体收入双增长。

漓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漓江保护好了,我们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

讲述人: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渔业居委会居民 黄高连

(本报记者祝佳祺采访整理)

【记者感言】

在黄高连家,推窗就见碧绿的漓江和如画的青山。采访时正是旅游淡季,但来往渡船仍然繁忙。当导游、开游船、办民宿、开餐馆,漓江沿岸许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从修复生态、宣传环保、建设生态堤坝到巡逻执法……今天沿岸的美丽风景、和谐人居来自各部门和村民齐心协力的打造和守护。严格的保护、用心的守护,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5日 第 04 版)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