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改到居民心坎上的一个老小区(“十四五”的民生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2025-10-22 10:34:18

亮点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车棚、凉亭、路灯分布院内,车牌识别和人脸识别系统守护大门,不锈钢扶手装点每个单元,楼宇粉刷一新,加装电梯醒目……“欢迎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在辽宁沈阳大东区八王寺小区住了28年的韩桂勋,最近心情格外舒畅。

9月,小区22项改造全部完成,曾经的老旧小区处处是新意;他本人也被选为新成立的业主委员会主任,能更好帮助建设和维护家园。

八王寺小区建于1996年,这两年问题渐增:外墙渗水、线路老化、路面坑洼……“最难受的是下水道易堵,施工队几乎每个月都得来通一次。”韩桂勋记得,有一年除夕晚上,一户邻居家下水道堵了,大伙儿还一起帮着通下水。

小区改造,迫在眉睫。

顺应居民期待,今年4月,改造正式启动。“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由居民议、居民选、居民定。”小区所属的枫合社区党委书记刘浩说,改造前,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问需求、发问卷、听意见,梳理反馈了43件急难愁盼问题;改造中,开了8场座谈会,每场都有社区工作人员、设计师和近30名居民代表参加。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沈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一方面从专家库抽取设计师参与设计;另一方面请小区居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全流程跟踪监督。韩桂勋便是八王寺小区的监督员之一,“根据大伙儿的诉求,我们和施工单位多次商量调整方案,增设了凉亭、电动车充电桩,门禁从刷卡升级成人脸识别,单是大门上小区名的样式就商量了3个版本。”

71岁的赵万举也是监督员,“小区外墙防水是个老问题,这次改造,我特意检查了材料,施工时盯着刷了3遍胶、贴了两次网,保证平整又保暖。”

道路平坦了,车位规范了,墙体不渗水了,屋里暖和了,走廊里蛛网般的线路隐藏在了吊顶里,废弃的水房成了活动室……改造全部完成后,小区焕然一新。“改得用心细心,我们住得舒心放心!”赵万举笑道,“这不,刚搬来两户新邻居,正装修呢。”

硬件改造好,管理服务也要跟上。“曾经的物业不担当不作为,一直是心里的刺儿。干脆,咱们业主自治。”韩桂勋说,在区房产局、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前不久,八王寺小区还举办了“邻里节”,邀请施工人员参与,欢声笑语不断。

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千家万户。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2021至2024年,辽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793个,惠及居民208万户。“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记者 刘佳华


小区怎么改造,居民说了算​

都李伟

我今年68岁,在八王寺小区住了18年,当时看中小区是商品房,品质不错。但房龄一久,毛病也多了。得知今年小区能进行改造,大伙儿别提有多高兴。

但改造不容易。改造前,区房产局、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向我们征集诉求;真正施工了,问题一个一个冒出来。除了工作人员守在施工现场帮着解决,5名当上监督员的老邻居,也每天聚在一起商讨进度、提建议。就说院里那个凉亭,原本设计成平顶,但大伙儿希望改成坡顶,更安全,扫雪也方便,他们跟设计师和施工队一商量,当场改了方案。桌椅板凳怎么摆、大门怎么设计、小区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改造完赶上雨天,新做的外墙防水和保温起了作用,家里很干爽。年龄大了,爬楼梯是个大难题,政府补贴40万元给我们楼加装了电梯,出行方便多了,这改造真是改到了我们心坎上。

老小区有了新面貌,大家见面都乐呵呵的,连附近新小区的居民都羡慕我们。只要继续齐心协力、守望相助,这日子会越过越好。

(作者为辽宁沈阳大东区枫合社区八王寺小区居民)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编辑点评)

于 山

“真是改到了我们心坎上。”八王寺小区居民的这句心声,道出的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惠民温度。从墙面渗水到干爽保暖,从爬楼困难到电梯便利——改造瞄准的是急难愁盼,提升的是居住体验。

老旧小区怎么改?改造前问需求、改造中勤商议、小区住户全程监督……当民意变为设计图、居民参与家园建设,老房子就能变成好房子,“住有所居”就能向“住有宜居”转变。

“十四五”以来,全国大约每14人中,就有1人从老旧小区改造中获益。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也焕发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2日 02 版)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