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2025-10-17 09:44:26
助力高校毕业生跨地区求职,覆盖全国约200个城市,规模达2600余家——
“青年驿站”何以成为求职加油站(人民眼·青年群体就业)
引 子
头一回来浙江杭州求职,河北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王绪广落脚青荷驿站,很快找到心仪的工作。
杭州青荷驿站,专为异地求职大学生打造的“青年驿站”,提供住宿餐饮、职业指导、招聘信息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杭州市已运营青荷驿站90个、房源3900余套(间),累计服务求职创业青年20余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今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发挥“青年驿站”作用 为跨地区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住宿优惠便利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切实发挥“青年驿站”降成本、促就业、惠学生积极作用,助力高校毕业生尽快尽早就业。
以友好之城待有为青年。据共青团中央初步统计,“青年驿站”已覆盖约200个城市,规模达2600余家。
“青年驿站”如何为梦想加油?日前,记者走进浙江杭州、山东潍坊、四川成都等地探访。
服务异地求职
预约便捷,入住免费,为异乡求职青年打造暖心“第一站”
因求职来到浙江杭州,王绪广没有想到,竟免费住上了配有独立卫浴的公寓单间。
不久前,王绪广收到杭州一家企业的面试通知,一度有些纠结:这份工作与专业对口,待遇也有竞争力,但路途遥远,交通和住宿开销不小。由于是差额面试,他对能否获聘没有十足把握,担心这笔钱白花了。
犹豫之际,在社交媒体平台,王绪广刷到一则杭州青荷驿站的入住攻略帖——“7天6晚免费住”的标题,令他眼前一亮。
王绪广随即通过“人才杭州”微信小程序申请,只需上传身份证、学生证、应聘材料等,符合“大专(含)及以上学历在校生且申请时处于毕业学年内”“非杭州户籍且在杭州市内无自有住房”等条件,即可获得入住资格。
资格审核通过,线上预约便捷,王绪广选择了距离面试企业最近的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悦享公寓青荷驿站。驿站管家添加了他的微信,并给他推送了杭州市交通导引和天气预报讯息。王绪广尚未走进这座城市,便已倍感温暖。
抵达青荷驿站,王绪广持电子凭证完成线下办理,顺利入住。宽敞的房间窗明几净,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放下行李,他拨通母亲的微信视频电话,向父母报平安。
“白天出去面试找工作,晚上回来有个落脚的地方,很温馨也很踏实。”王绪广说,青荷驿站管家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哪里软件类企业多?”“怎么更换一次性用品?”……他不懂就问。
住得安心,吃得放心。悦享公寓青荷驿站毗邻社区食堂,驿站入住青年就餐可享“居民价”。“每餐十几道菜自由选择,有荤有素,不到20元就能吃饱吃好,划算!”王绪广不必为吃住操心,全身心投入面试准备,最终顺利通过考核,入职杭州一家科技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入住悦享公寓青荷驿站的年轻人,约有1/4与杭州用人单位签署了聘用合同。今年以来,杭州新增青荷驿站房间530套(间),提前完成民生实事年度目标。
“青年驿站”服务好,如何让更多青年知晓?《通知》提出,“指导高校将驿站政策纳入毕业生就业服务包,定向推送‘青年驿站’最新动态”。
从学校就业辅导课上,河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李宇欣了解到“青年驿站”。今年8月接到四川成都一家企业面试邀约后,她通过共青团成都市委运营的“青聚锦官城”公众号递交入住申请。“五六个小时后,申请就通过了。”李宇欣收到一条短信,附有她申请的“青年驿站”——成都市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入住凭证。
体验顺畅、服务高效,源于共青团成都市委推出的“青年驿站”一网通办机制。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刘俊介绍,综合考虑年轻人互联网使用习惯,团市委将“青年驿站”平台嵌入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出线上申请、VR看房等功能,方便一键申请。
初到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房间布局让李宇欣十分满意:面积近20平方米,独立卫浴,还准备了一次性用品。驿站一楼公共区域设有阅读空间、共享厨房和健身设施等。
“独在异乡非异客,我在这座城市找到了家的感觉。”李宇欣入住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3天后,又递交了续住申请,“驿站正巧要举办城市感知行活动,我想深入了解成都,就申请续住了3天。”
瞄准青年异地求职刚需,共青团成都市委因时因地出台举措,在原本单次最长7天免费住宿的基础上,将部分“青年驿站”免费续住时间延长到14天至1个月不等。
迄今,成都已建成37家“青年驿站”,累计服务异地求职青年逾13万人次。通过电话回访入住青年等方式,共青团成都市委全面评估全市青年人才驿站管理服务水平,建成五星级“青年驿站”8家、四星级“青年驿站”12家。
探索长期运营
统筹资源,弹性供给,推动短住与长租有效衔接
走出成都市金石路地铁站,步行约200米即可到达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
“驿站靠近地铁口,方便出行。”共青团锦江区委副书记郭圆圆介绍,共青团成都市委要求优化站点设置,按照“青年在哪里集聚,站点就建在哪里”的原则,结合求职青年入住需求,优先在产业园区等附近规划驿站建设。
以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为例,驿站在招标阶段就充分考虑了位置因素——承办驿站项目的新希望新家酒店,毗邻锦江数字传媒产业园区,附近集聚大量企业,离锦江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也不远,方便年轻人求职办事。
“这是一家酒店式驿站,采取联建联营模式,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整合了中心城区优势资源。”郭圆圆告诉记者,2023年12月,共青团锦江区委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新希望新家酒店中标。酒店常态化预留10张床位供驿站使用,并根据实际入住情况动态调整,求职高峰期提供床位20多张。
成都市、区两级团组织每年安排专门经费,对承接运营“青年驿站”项目的酒店、公寓等给予补贴,推动长期运营。
在山东潍坊,“青年驿站”建设之初,共青团潍坊市委积极联络文旅、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详细了解全市300多家酒店位置分布、功能定位等情况,进行精细化筛选。最终,40多家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酒店被择优选取承办驿站,另有70余家酒店作为后备。
“‘青年驿站’的建设过程,也是团组织不断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我们建立城市合伙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共建驿站。”共青团潍坊市委权益部部长扈红蕾说,团市委充分利用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资源,协调11家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自营的连锁酒店承办“青年驿站”,均可实现拎包入住。目前,潍坊市已建成52处“青年驿站”,累计吸引逾4000人次入住。
春招、秋招是大学生求职旺季,寒假通常是招聘淡季。“青年驿站”如何既保障青年旺季住宿需求,又提升房源淡季使用效率?
“酒店式驿站不固定房间,只需按协议提供相应数量床位,调配相对方便,因此淡旺季矛盾不太突出。”杭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建慧介绍,公寓式驿站房源固定,若房源不足,驿站会第一时间与申请者沟通,请其调整入住时间或安排在其他驿站。但他坦言,在暑期等求职高峰季,房间经常供不应求,淡季则可能出现部分闲置。
目前,杭州正探索实施“青年驿站”房源弹性供给机制,推动“青年驿站”房源保持动态平衡。
“在毕业生求职旺季等时段,我们多渠道增加驿站房源供给;求职淡季,延长部分驿站可申请入住时长,并适当放宽申请条件,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宋建慧说,杭州已形成“酒店式驿站为主、公寓式驿站为辅”的建设格局。
既解决异地求职青年找工作的短住需求,也有效衔接其落实工作后的长租需求。悦享公寓青荷驿站充分利用商业公寓资源,面向异地求职青年推出短住转长租优惠活动,应届毕业生戚铃玲便享受到这项福利。
今年7月,戚铃玲入住悦享公寓青荷驿站期间找到了工作。“驿站服务好,距离公司近,从驿站短住转到公寓长租,省去了来回折腾,还有房租减免优惠。”她与悦享公寓签订一年租约,一室一厅一卫,面积40平方米,月租金仅2800元,较周边同类型房源便宜近2000元。长租一年以上的,悦享公寓还给予九折优惠。
同步构建从“一张床”到“一套房”的阶梯式安居体系。各地团组织将“青年驿站”打造为青年安居城市的第一站,并持续推出各项举措,加强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其他青年住房保障措施的协同联动。
共青团锦江区委一方面利用锦江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将再设置一批“青年驿站”房间;一方面对满足本区人才分类标准且申请了人才认定的青年,在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时,给予最高6000元租金减免。
共青团潍坊市委联合多部门打造公益性住房租赁项目“优徕青年社区”,目前已建成6处、累计414套房源。团组织发挥资源与渠道优势,协助青年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和租房补贴。青年入住“优徕青年社区”,可获得5%至10%的租房补贴。
拓宽就业渠道
共享信息,求职指导,架起从校园到职场的“连心桥”
车间机声隆隆,沈麒轻点按钮,娴熟操作数控机床。入职潍坊一家机械企业几个月来,沈麒对这份工作颇为满意,“月工资9000多元,公司还提供餐补房补。”
23岁的沈麒,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听说潍坊机械类企业多,他与大学同学结伴来找工作,免费入住位于潍坊市奎文区的一家酒店式“青年驿站”。
彼时,奎文区正在举行招聘会,沈麒从驿站就业信息栏上看到信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参加。招聘会上企业云集,他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对比岗位需求,选定目标企业后投递简历。经过几次面试,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走进这家“青年驿站”,大堂前台的“青年驿站”标牌十分醒目,每间客房内都提供一本包含市情介绍、政策解读、就业信息等内容的宣传手册。
助力青年就业创业,“青年驿站”如何构建服务圈?
共享就业信息是重要一环。各地在“青年驿站”设置就业信息栏的同时,探索推广智能化就业信息设备。在杭州悦享公寓青荷驿站门口,“数智就业一体机”映入眼帘,不时有青年驻足查阅。
这台“数智就业一体机”设置了“享政策”“找工作”“淘技能”3项功能,仅15秒即可完成刷脸建档、智能匹配、一键投递等全流程操作。“数智就业一体机”实时更新杭州市就业政策和法规信息,还融入AI政策解答功能,可即时生成个人就业画像,精准匹配工作岗位。
“AI就业画像很有针对性。”王绪广为“数智就业一体机”给出的建议点赞,他最终的签约岗位与AI推荐方向大致相符。
《通知》提出,积极探索为入住“青年驿站”的求职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供需对接、政策解读及简历AI问诊、面试技巧培训、线上职业规划、求职经验交流分享等就业服务。
“异地求职,青年夜校给了我很多指导。”入住悦享公寓青荷驿站期间,王绪广一看到共青团西湖区委组织的青年夜校大学生求职培训班简章,立马报名参加。
夜校课堂,互动频繁。“培训老师详细讲解了面试时的着装穿搭技巧,随时回答学员提问。”王绪广说,老师还现场解答了面试时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我的短板是不够自信,老师给出了‘结合专业技能,有理有据回答面试提问’的解决方案。”
依托“青年驿站”举办青年夜校,共青团西湖区委面向有技能提升需求的青年,开设短视频制作、网络创业、AI工具实操应用等课程,已累计开办1500余场次,服务青年3.5万人次。得益于夜校培训学到的方法技巧,王绪广顺利通过企业面试。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青年驿站”就业帮扶效果不一。有的青年反映,部分就业信息栏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有的认为,一些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还有的说,部分就业推介会提供的岗位与求职青年的专业匹配度不高……
对此,扈红蕾认为,驿站服务应该做得更加精细,与企业加强对接,提高岗位推介的精准度;刘俊建议,进一步丰富创业就业导师人才库,为青年提供更加务实的指导。
走进一座城市,感受一种温暖。对异地求职者而言,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就业选择。
入住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期间,李宇欣报名参加共青团锦江区委组织的创新创业就业环境感知行活动。当天,李宇欣与30多名异地求职青年一道,来到成都十二月市博物馆参观,了解成都商业发展历史,而后探访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听创业就业导师介绍各项政策。“既有实地感受,又有政策解读,收获很多。”李宇欣感慨。
为异地求职青年架起从校园到职场的“连心桥”。依托“青年驿站”等服务阵地,共青团成都市委推出30余条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感知行路线,组织参观活动150余场次,吸引1万余名青年参加。
“引导青年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需求深度耦合,让更多临时落脚的外地青年扎根定居。”刘俊表示。(王永战 窦瀚洋 王 沛)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7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