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跨越万里山海的热爱与奔赴

来源:民生周刊2025-09-17 15:09:50

新疆喀什地委副书记,深圳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   谢海生

深圳,位于南海之滨,改革开放的“奇迹之城”,从边陲小镇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疆,雄踞祖国西北昆仑山下,占陆地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疆域,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战略位置举足轻重。

深圳对口援疆工作渊源深厚,早在199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广东省就统筹深圳与广州、佛山、东莞等市共同选派干部人才赴哈密参与援疆。2010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作为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计划单列市,深圳承担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喀什市与新疆唯一的全域高原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任务,自此,相隔万里的深喀两地结下深厚缘分,山海相连、携手同行。

新一轮对口支援喀什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先后派出援疆干部人才2023人,累计投入援疆财政资金140多亿元,组织实施各类援疆项目1001个。2023年4月,深圳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两年多来累计选派各类干部人才471人,投入援疆财政资金30.84亿元,组织实施各类援疆项目177个,助力喀什发展建设。两年多来,在援受双方共同努力下,深圳援疆实施了“深喀产业合作共兴行动计划”“新时代深圳援疆铁军锻造行动计划”等六大工作安排,建成了一批援疆精品工程和标杆项目,助力喀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铸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谢海生看望慰问“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烈士的父亲、“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和女儿都尔汗·拉齐尼。

建平台、畅通道、重合作,助推受援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随着国家向西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喀什产业扩容需求迫切。深圳援疆深入发掘深喀产业互补优势,持续推动两地产业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受援地内生发展动力。深入实施深喀海陆畅达工程,大力推动打通东部海港与西路陆港的陆海大通道。

深入推进产业合作协作。两年多来,会同喀什招商部门赴北京、四川等地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洽谈对接商协会、企业810余家次,举办参办“深企喀什行·共享新机遇”等大中型招商推介活动30余场次,对接项目190余个。统筹理顺深圳市与招商集团共同捐资4亿元支持喀什综合保税区的“五方合作协议”落地实施,深圳港集团参与运营喀什综合保税区,推动开行“中吉乌—深穗喀”多式联运班列,推动建成跨境汽车贸易综合服务基地,该区自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进出口贸易额居全疆综保区首位;推动在喀什落地全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2024年喀什海关口岸TIR车辆运输340票,排名居全国首位;支持建成南疆首个大型5G数字化综合物流园“京东物流智能物流港”;支持塔县中巴边民互市贸易区和红其拉甫、卡拉苏黄金通道口岸建设,助力红其拉甫口岸在2024年实现全年常态化通关。

深入落实科技援疆“四方协议”。支持喀什市在2024年建成全疆首个空天信息产业园;支持推动深圳鹏城实验室在2025年8月设立喀什网点,助力南疆融入国家算力网;支持南疆首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深喀科创中心持续提升,支持连续举办多届新疆创新创业大赛(喀什)活动;推动筹建“深圳科创学院喀什基地”,探索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新兴产业破局发展;支持中国农科院、腾讯公益打造喀什绿洲农业科创中心,实施日光温室大棚改造项目;支持推动深圳能源疏勒县百万千瓦级光储一体化项目和塔县百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落地实施;支持推动深圳国际仲裁院喀什分院落地揭牌,2023年9月实体运营以来,累计受理案件25宗、争议金额超11亿元,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消费帮扶行动。实施“深爱疆果工程”,联合百果园举办每年度“新疆水果节”,打造全国性的新疆水果“嘉年华”;支持深圳机场和新疆机场联手打造“深疆空中丝绸之路”,支持新疆20种特色农副产品获得“圳品”认证,助力新疆农副产品行销大湾区市场。

强基础、惠民生、重赋能,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抓基层惠民生。喀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十分艰巨,第十一批深圳援疆干部人才因地制宜,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为抓手,以“组团式”干部加人才团队为依托,支持推动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伯什克然木和塔县班迪尔乡3个乡村振兴示范小镇建设,从“点上开花”带动全域振兴,推动乡村资源统筹、产业融合、人才集聚,探索出一条具有喀什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支持喀什市和塔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289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站(所),完善三级文明阵地体系。支持打造智慧公交系统与交通指挥中心,助推喀什市于2023年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穿梭街巷的援疆公交车成为“流动的深喀情风景线”。

坚持建体系护健康。持续加强医疗援疆,着力补齐当地医疗短板。新建喀什地区妇幼保健院东城分院、塔县人民医院等4所医院及改扩建20余所基层医疗机构,建成塔县人民医院,结束了新疆海拔最高的县没有二甲医院的历史;支持引进华大基因建成南疆首家精准医学实验室;支持塔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推动建成新疆首个高压氧舱高原病防治中心、首个高原国医馆“帕米尔国医馆”,持续推进高原医学科建设;常态化开展“深喀光明行”活动,联合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喀什共建喀什市眼科中心和儿科一体化诊疗中心,支持喀什市和塔县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和完善远程诊疗体系;支持推动喀什市和塔县“5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建设,累计捐赠420台AED设备,支持培训500名社会急救培训导师和6000名社会急救志愿者,持续提升受援地应急救援水平。

坚持赋能量育新苗。支持喀什市和塔县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新增优质学位1.5万余个;深入推进深喀“千校手拉手”工程,截至目前,已有喀什市、塔县119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深圳159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学校结对100%全覆盖;组织安排广东省4所高校选派的6批次236名大学生,由深圳大学带队来喀支教;支持建成南疆首个大型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喀什科技馆、喀什地区最完备的综合性教师培训基地喀什市教学发展中心、南疆首个获得国际足联认证的足球场地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全疆首个兵地融合援疆示范校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支持建成喀什大学东城校区和旅游学院,持续深化与深圳大学、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合作共建,现该校学生已突破3.8万人,已成为南疆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创新高层次人才援疆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鹏城院士新疆行”系列活动,累计组织5批次26名院士到喀什交流指导;支持推动港澳代表人士国情考察团、深圳青年企业家创业交流团到喀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支持深圳市高端人才研修示范班、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在喀什开班,大力推动深喀人才工作常态化联动机制和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喀什引才、用才、留才能力和水平。

强载体、重浸润、促认同,共同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推进中华文化载体建设,持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支持推进莫尔寺、高台民居、盘橐城、徕宁城等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喀什市莫尔寺遗址考古发掘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支持建成喀什百姓书房、中华文化传习馆、喀什星空剧场等文化平台;支持开展“昆仑古道多学科科考”,支持出版人文昆仑丛书;支持成功创作“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音乐剧并全国巡演;发起并支持推动在塔县连续成功举办4届“帕米尔之声·民族音乐节”,实施“深喀文艺交流季”“文化润疆·深喀共读”等系列精品文化活动;支持出品《喀什古丽》《巴扎喜事》《我在喀什等你》等影视剧及《发现喀什之美》《发现塔什库尔干之美》等图书;支持完善喀什古城、塔县帕米尔两个5A级景区基础设施,打造红其拉甫国门4A级景区并于2024年正式对游客常年开放;支持喀什市举办首届和2025年龙舟赛,举办喀什马拉松等文体赛事;协调推动深圳交响乐团、原创精品舞剧《咏春》等先后走进新疆,成为连接深喀民族情谊的生动载体。

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巩固各民族团结融合。常态化开展深喀青少年“石榴籽”交流活动,活动自2023年启动,已累计组织25批次6600余名喀什青少年学生赴北京、深圳等地交流研学;开展线上“云结对”、线下书信“手拉手”活动,各族学生广泛结对;落实深圳10个区46个街道与喀什市和塔县38个乡镇(街道)全面结对;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援疆干部人才舍小家为大家,将深圳大爱播撒在喀什大地,把深圳人民的大爱种到喀什各族干部群众的心坎里。

推进慈善公益援疆事业,持续凝聚社会援疆力量。深圳援疆积极发挥深圳“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优势,在2023年首创发起并推动实施“深喀同心·善行致远”公益计划,构建社会力量援疆新机制。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壹基金、腾讯公益、卓越公益等100余家爱心企业和机构成为合作伙伴,推动在喀什实施腾讯“未来教室”“未来运动场”、卓越“美丽园丁”等公益项目230余个,当地受益群众累计超110万人次,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同心唱响深喀友爱和谐乐章。

让新时代深圳精神在祖国西陲扎根绽放

新时代深圳精神,在祖国最西陲的喀什与塔县,通过一代又一代援疆人的实践奋斗深深扎根、熠熠绽放。

不管是风沙扑面如刀割,还是高原烈日似火;不管是头痛心悸的高原反应,还是昆仑深处达坂天路的艰险颠簸;不论是在塔县医院的接生房里,还是在喀什课堂的讲台上;不论是在帕哈太克里乡的盐碱地稻田里,还是在边境线上抵边村热斯卡木村;从喀什古城到帕米尔高原,从荒漠戈壁到雪域高原,处处都有深圳援疆干部人才的身影。他们以“地理高原”淬炼“精神高原”,以“喀什行动”彰显“深圳担当”,成为昆仑山下的新时代支援边疆生动群像。

我在工作中深深认识到,相比于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使命任务,相比于新疆长治久安的目标要求,相比于喀什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奉献,援疆的同志们更应该始终心怀敬畏,保持谦虚谨慎奋发有为。2023年,深圳援疆对新一批援疆队伍提出了“铁一般忠诚信念、铁一般担当作为、铁一般能力本领、铁一般纪律作风、铁一般身心素质”的“五个铁一般”作风要求。近3年来,第十一批深圳援疆干部人才继承发扬援疆精神,努力按照“五个铁一般”作风要求,将热血与理想倾注边疆,用奉献诠释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担当与大爱。

谢海生(中)调研全疆首个兵地融合援疆示范校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喀什市第十二中学)。

深喀对口支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喀什位于昆仑北麓,举目即见巍巍昆仑的雪峰凌霄。“参加过援疆任务的同志,受到了精神的、实践的洗礼和锻炼,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期望你们在这里扎扎实实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是一生值得自豪的贡献。”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期间,亲切接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并合影,即席发表重要讲话。我有幸作为深圳援疆干部代表在乌鲁木齐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是我们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值得一生铭记和自豪的至高荣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新时代的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大发展,新形势赋予新使命,新机遇要有新作为。对深圳来说这既是重要的使命任务,也是千载难逢的合作发展机遇,深圳和新疆及喀什的交流合作将是一场跨越万里山海谱写时代华章的双向奔赴。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援疆牢记对口支援重大政治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解决南疆突出问题、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突出做好教育援疆等领域重点工作,科学编制“十五五”援疆规划,与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并肩奋斗,共同谱写深喀两地跨越万里山海情深的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新篇章。

援疆抒怀

2013年,我代表组织部门到喀什考察援疆工作和干部时,当地安全形势、英雄传奇、“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让我内心深受触动,当时我心中隐隐希望有一天能够赴喀什,为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发展而奋斗!

2022年4月,根据援疆工作需要,深圳市委、市政府选派我到新疆喀什工作,担任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

接到任命时,我满心激动,深知这是“国之大者”,更是人生大幸。“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我决心竭尽全力为祖国边疆的安宁与繁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根据组织安排,我在三年援疆的基础上延期半年。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秋,突然想起毛主席的诗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巍巍昆仑山神啊,请你做证,我曾如此无惧无悔地在这片土地奋斗和付出,我的心中还有多少事情未能完成,我多么舍不得在这里战斗奉献的千万同志战友,舍不得这片厚重而伟大的土地,请记住你忠诚的儿子——一位援疆干部的心永远为你而颤动……2023年春天,我送别上一批援疆同志时,曾写下一首诗,就当作我此刻对这片土地和这份事业的深情告白:

新柳依依万里天,边城巍巍千古魂。

从来家国同安危,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感于左文襄公班定远丰功伟绩,集改袁督军谭复生君子句,以赠。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9期、9月15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