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9-01 16:37:23
近期,南航 CZ8885 航班正平稳飞行于北京大兴至上海虹桥的航线之上,一名 3岁幼童食用汉堡时不慎异物卡喉,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微弱的危急状况。关键时刻,航班主任乘务长挺身而出,凭借精准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化解危机。
听到家长呼救后,主任乘务长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座位。面对幼童紧急情况,拥有十余年飞行经验的乘务长沉着判断,迅速确定 “异物卡喉窒息” 的险情,果断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数次规范操作,孩子便成功吐出异物。事后机上医生给出 “处置及时、有效、对症”的评价。
这场救援是团队协作的“默契答卷”。在主任乘务长专注施救的同时,乘务组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有人立即广播寻找机上医护人员,为后续专业支援铺路;有人快速取来急救箱做好备用准备;还有人轻声安抚周围旅客、维持客舱秩序。无须多余指令,全员分工明确、配合紧密。
航班降落后,孩子母亲紧紧握住施救乘务长的手,充满感激。这份感动源于救援者与被救者的情感共鸣,更源于民航人“用心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初心。
事实上,这场成功的高空救援绝非偶然。长期以来,南航始终将“安全”作为民航服务的生命线,构建覆盖全员的急救技能培训体系——从心肺复苏到异物卡喉处置,从突发疾病应对到特殊旅客照护,每项技能都要求全员熟练掌握、考核过关。正是对“专业”的严苛追求、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让民航人在危急时刻总能挺身而出,成为万米高空的“生命屏障”。
CZ8885 航班上的这场生命救援,不仅是一份圆满的 “生命答卷”,更成为新时代民航人践行使命担当的生动注脚——用专业守护安全,用温情传递温暖,让每一次飞行都充满安心与希望。
(蒿勇升 龙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