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新疆奇台县腰站子村念活“人才振兴经”

来源:民生周刊2025-09-01 14:30:46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手握面团,腰站子村小麦博物馆馆长韩乐将一根塑料软管插入其中,猛吹几口气,面团鼓成一个“气球”。

8月12日,临近中午,韩乐又接待了一批参观者。展示的同时,他推荐起家乡的面粉:“腰站子的小麦受天山雪水的滋养,磨出的面粉面筋值高,延展性好。”

韩乐是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返乡大学生。2018年1月,他选择从打拼的城市回到家乡就业。陆陆续续,腰站子村迎来28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

素有“麦村”之称的腰站子村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随着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年轻人纷纷回村就业或创业。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说。聚焦长远发展和现实需求,腰站子村持续在建机制、聚人才、激活力上下功夫,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腰站子村小麦博物馆馆长韩乐为参观者表演“吹面球”,展示优质面粉的品质。(图/ 严碧华)

乡村蜕变引得“雁归巢”

白墙灰瓦的民居整齐排列,宽阔的柏油路延伸至麦田,道旁栽种的海棠硕果累累……漫步在腰站子村,眼前是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图景。

十几年前,腰站子村与周边的其他村庄并没有太大差异。“受戈壁侵袭,村庄面临田园荒芜、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到城市打拼的困境。”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村民们很是感慨。

从2009年开始,腰站子村以土地流转破局,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2019年以来,该村初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全村一二三产业产值达5.1亿元。

目前,村里成立合作社和公司,为350多名村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看到村办企业的发展吸引许多年轻人返回家乡,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老村民们欣慰地说:“回腰站子,既有工作岗位,又能照顾家庭。”

伴随着产业发展,腰站子村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随着交通改善、房屋改造、集中供热、垃圾处理等工作的推进,腰站子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腰站子村党总支副书记刘长会说。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腰站子村抢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共同富裕的道路。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腰站子需要更多懂农村、对农村有情怀的年轻人的加入。”刘长会说。

为年轻人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

一次旅行,让1995年出生的陆雪与腰站子村结缘。此后,她一直关注着这个村庄的发展。看到腰站子村的招聘信息后,她选择果断加入。

如今,陆雪已是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学习旅游专业的她曾在乌鲁木齐某旅游公司工作3年多。她对目前的收入很满意:“虽然工作在村里,但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资水平,都优于周边城市。”

平台是引才聚才的关键,更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基础。腰站子村始终将搭建人才平台视为招揽八方英才的“梧桐树”、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

2021年1月,由村合作社发起并投资的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成立后,集团公司整合全村资源,着力促进现代绿色有机农业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和全域旅游发展。

这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年轻人提供了干事业的平台。“在腰站子村就业创业的年轻人中,有放弃乌鲁木齐高薪的企业白领,有远道而来的异乡青年,也有传承父辈土地的‘麦二代’。”刘长会说。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腰站子村还制定了激励性的政策——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返村就业满两年后,奖励1万元;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大学生返村创业并有经营实体满一年以上,同样奖励1万元。

引进优秀人才,带动相关产业,进而推动村庄发展——腰站子村的人才战略清晰而坚定。

新技术、新思维、新业态重塑乡村未来

手持遥控器,陶祥发出指令,无人机腾空而起。沿预设航线,无人机在麦田上方平稳飞行。

2021年,毕业于新疆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陶祥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手。通过承接无人机飞防业务,他在熟悉的田垄之间,飞出属于自己的创业新天地。

不仅是无人机飞防——在腰站子村,从村委会到电商直播间,从拉面加工厂到小麦博物馆,处处都有年轻人的身影。像陶祥这样返乡的大学生正陆续带来新技术、新思维与新业态,重新定义这片土地的将来。

成红玉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甘肃省陇南市人,如今担任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主播。大学毕业后,她曾在上海、乌鲁木齐从事摄影工作,2022年2月,因婚姻而定居于腰站子村。

2023年9月,成红玉开始在抖音等平台直播销售面粉、拉面、油和杂粮4个系列的农产品。“腰站子的农产品主打有机和富硒,市场稀缺性强。直播第一年销售额就突破100万元,2024年达到300万元左右。”她介绍道。

直播间里,成红玉热情地向粉丝推荐腰站子的有机面粉:“我们这儿是新疆优质小麦高产区,全程不用化肥农药,运输安全可靠,请大家放心购买。”

在成红玉看来,乡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充满机遇。如今的腰站子村,正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全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势必将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走在村中主干道上,一句标语格外醒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来到腰站子就业、创业、安家,他们正在为这个村庄书写新的故事。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8期、9月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从人才外流到28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腰站子村念活“人才振兴经”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