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2025-08-30 09:32:42
“体重管理年”活动广泛开展;“三减三健”理念深入人心;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逐年增加……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8月29日,第十一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大会在京召开,宣布正式启动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宣传月主题确定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体重管理成为突破口
大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从2008年的6.48%提升至2024年的31.87%。然而,超重肥胖、慢性病等问题成为长期健康挑战。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吃动两平衡”是干预关键,体重管理是防治慢性病“良方”。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提出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的目标。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处处长赖建强表示,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油脂摄入量上升,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今年宣传月活动以家庭健康和体重管理为突破口。”他说。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据悉,今年宣传月期间,全国各地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与实践活动,包括聚焦“家庭健康”,推广体重管理;开展“915”减盐周宣传活动;推进口腔保健科普与义诊;围绕骨骼健康和力量训练展开主题宣传等。
健康环境建设有亮点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现场赞赏中国公共健康环境建设领域的投入与实践。
“每天清晨,我总能看到众多北京市民在散步、慢跑、跳舞甚至游泳。”他表示,政府投资建设公园、绿化步道和健身基础设施,创造让体育活动变得有趣且可及的环境,正是健康促进的关键举措。
如今,这样的健康支持性环境正在全国蔓延。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面积42.3亿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逐渐成为现实。
除了硬件设施,无形的健康环境同样在优化。上海、深圳等城市实施控烟条例;健康科普知识融入地铁公交、社区宣传栏、短视频平台;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提供低盐低油餐食……一系列支持性环境建设,让健康成为更自然、便捷的选择。
科技创新成为新引擎
科技创新也正成为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的新引擎。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孙长颢在报告中分享,“精准营养”有望成为未来慢性病防控的关键策略。
“通过AI系统就能自动拍摄识别食材并估算热量和营养成分。”孙长颢说,未来,通过基因检测、代谢组学分析和肠道菌群评估,还可定制个人最适宜的膳食方案。
体重管理也因科技变得更为精准。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身体活动量、睡眠质量、心率变化等指标;移动健康应用提供运动建议和饮食记录,让体重管理更加科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表示,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不断健全健康促进长效机制。
从倡议,到认知,再到行动;从国家,到家庭,再到个人……在这场关乎健康的“长征”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记者 顾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