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评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让皱纹慢点长进心里(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⑭)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19 15:06:19

出门在外,养护院的老人们不时打电话过来问候我。被他们放在心里牵挂着,我经常有些恍惚:作为养护院的院长,我很多时候是“大家长”角色,但有些时候,又像是他们的孩子。

我是一名有16年养老服务经验的90后。2009年,我应聘成为四川马尔康敬老院的护理员。有人不信任:18岁的小姑娘可能缺乏耐心和细心,怎能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有人不理解:照顾老人是苦活儿、累活儿,干点别的啥不好。只有我清楚,照顾他们,就像守护小时候的自己。我幼年失去双亲,国家的关怀、亲人的照料,护我健康长大。曾被光照亮的人,往往更有温暖、照亮别人的冲动。敬老院的许多老人没有子女,晚年生活需要有人照料,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这是一份需要爱心、责任心的工作。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熟就练,日子久了,怎样为老人翻身、喂食、拍背,我都摸索出了自己的门道。通下水道、换灯泡、做手工,更是样样都行。2019年,我被聘为敬老院院长。从护理员到一院之长,担子更重了:不仅要照顾好老人们的饮食起居,还要考虑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帮助老人们养成好习惯,为争取更多政策和社会力量支持,我逐渐磨出了“厚脸皮”。

老年护理,不单单是看护,还得走进他们的心里。我是一个乐呵的人,始终觉得,身体的衰老无法阻挡,但皱纹却可以慢点长进心里。老人们与外界接触得少、电子设备也用不太溜,何不把娱乐搬到院子里?我们设置绘画课、手工课,帮老人补办婚礼,组织集体观影,用老人们喜欢的娱乐方式和仪式感去充实他们的生活。我越来越发现,对老人们来说,心理层面的陪伴与物质方面的照料同样重要。抽空陪老人们摆摆“龙门阵”,就能让他们开心一整天。

养老,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也正是这份事业,带我从山沟沟走向了大舞台。2023年,我光荣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负沉甸甸的责任?我的注意力从小院向外发散。联系民政等部门,了解国家政策;走村入户,倾听留守老人心声……我把意见建议带进人民大会堂,也把好消息带回去,努力为基层养老事业发声、出力。

这些年来,我陪伴着老人,也见证着养老事业的变迁。拿近的说,敬老院有了新家,从一栋旧楼房,搬到电影院和活动室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康养楼;改了名称叫养护院,面向社会接纳老人养老;来了新人,护理队伍多了两名00后科班生。往远看,在四川,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盖,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15分钟,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是爱与关怀的半径。硬设施、软环境不断优化,定能托起更多“夕阳红”。

老人的笑容,彰显社会的温度。人人都会变老,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把当下的养老工作做好了,就是为以后的老年生活打基础,这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愿意一直做一个幸福守望者,也坚信,我的同路人会越来越多。

(作者为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养护院院长 格西王姆)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