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多举措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内驱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5-07-30 14:49:08

阳  彦

创新创业文化是新时代创新创业型经济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精神支持。当前,在政策扶持下,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日渐丰富,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科研人员潜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足、理念宽泛不落地等情况,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应深挖创新创业文化内涵,完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内驱力。

挖掘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资源

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然之举,但这一过程并不是基于“文化”这一笼统概念进行同质化建设,而是要立足高校发展实际,打造有特色、可落地的创新创业文化品牌。因此,要从多角度挖掘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为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内驱力提供基础支撑。

地域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反映了某一特定区域的民俗传统、文化与精神生活,并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融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创新创业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具有鲜明的地缘优势,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创新创业文化要素,唤醒学生已有的文化经验,激发其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为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内驱力增添主动力量。例如晋商文化、闽商文化等,当地高校可以将其融入创新创业课堂或思政课堂中,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晋商文化遗址等,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创新创业精神,促进晋商文化转化为时代性创新创业文化。

校史校训资源。高校所要建设的创新创业文化,并不单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蕴含在每一所高校的建校历史中。因此,新时期要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内驱力,应当回归校园本身,从校史校训中引导学生领悟学校发展过程中所生成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文化建设感染力与说服力。

企业文化资源。企业的成立以及发展过程本身就包含特殊的创新创业文化,而且与高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高校应抓住产教融合这一契机,充分挖掘企业所蕴含的创新创业文化,以形成紧跟市场需求的文化建设。一方面,引进优秀企业文化。高校应打通校企合作通道,邀请优秀企业人士进校宣讲,通过开设文化展厅、进行专题宣传等,使得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形成创新创业思维。同时,针对不同学院学科特色,选择与之相符合的企业文化,基于行业特点培养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捕捉机会、整合资源等能力,从而促进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内驱力。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实践。学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高校应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在亲身体验企业文化项目的过程中深刻体悟创新创业文化,并制定学分互认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企业创新创业文化反馈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此外,还应积极利用校友资源,加强与创业校友的联系,邀请他们回校分享经验、讲述企业文化,从而给予学生有关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指导,增强其信心,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丰富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支持载体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群体,为提升建设内驱力,应借助各类载体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的感知力,进而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彰显。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目前,高校已经开设创新创业公共课程,以引导学生形成对创新创业文化的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纵向上,根据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程度开设进阶性课程,如面向萌发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开设竞赛指导课、对初步具有创新创业成果的学生开展对接市场的实践课等,以此深化学生认知。横向上,基于“专创融合”理念,在课程开发上既要考虑创新创业文化的普适性,又要根据学科专业差异进行针对性筛选,由此构建专业性与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文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并认同创新创业文化。此外,鉴于创新创业文化突出的实践性特征,还应根据市场创新创业新业态动态更新课程体系,以此培养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敏感思维与前沿意识,提升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内驱力。

加快学术成果转化。长期以来,高校在以教学与研究为主导的逻辑范式下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但在社会实践、市场发展方面的作用依然有待提升。在知识经济与创新驱动的时代,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已是发展的必然需求,学术研究是其重要引领力。一方面,重视应用研究。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学科与产业的融合意识,重视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与可应用性,从而形成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思维。另一方面,加强学术成果转化。这是高校与市场对话的重要一步,通过知识成果转化而服务社会经济,本质上就是创新创业意识萌发到落地的过程,有助于构建创新创业文化。

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并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鼓励学生创建创新创业社团等,在实践中催生创新创业文化。此外,更要利用产教融合机遇,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的机会,实现专创结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创新创业体验,还能以此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

(作者系湖南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湖南省社会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智造”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湖湘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成果,编号:XSP24YBC561)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