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把思政课搬进定边沙地

来源:群众新闻2025-07-29 14:21:49

7月16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赴榆林市定边县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七一勋章”获得者——治沙英雄石光银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师生代表和共青团定边县委有关领导一同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石光银同志结合自身40余年治沙经历,围绕“信念、信誉、传承”三个关键词,为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鲜活的“思政课”。他指出,治沙事业之所以能够久久为功,最根本在于始终做到“信党、信人民”,始终践行“敢吃苦、能吃苦、不服输”的奋斗精神。他强调,新时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在基层一线中增长才干。

“石爷爷,您在治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当时我走家串户动员联合了6户农民,咬牙把家里用来维持生计的84只羊、一头骡子卖了,还向信用社贷款,到后期连本带息按时偿还,这才勉强凑够资金。人家为啥能放心地借我钱嘞?是因为我把信誉放在第一位,只有信誉好才能把事干好。”

“石爷爷,在职业选择方面,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才能像您一样干一辈子不后悔?”

“年轻人选择职业就像治沙一样,选择了一件热爱的事,一辈子就专心干好这件事。就像我一样,把沙治住了,人生就有价值了。娃娃们要好好学习,终身学习,把学习当一辈子的事情做好。”

2008年,石光银同志唯一的儿子石占军因公殉职,他强忍悲痛,仅隔三天又重返治沙一线。

同学们关切地问道:“您失去儿子,心里该有多痛呀!”石光银同志长叹一声:“无论是我还是儿子,都是给国家做贡献,这比天大。”但他又欣慰地说道:“如今,孙子也选择了农林专业,能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扛起治沙这把‘铁锹’了。”

交流座谈会的最后,石光银同志满怀深情地讲道:“那些亲手栽下的树就像是我的儿子,我每到一处,最挂念的就是它们长得好不好。”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治沙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工作范畴,成为融入生命的坚守。

活动期间,师生一行还实地参观了石光银治沙展馆、石光银治沙有限公司及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区,详细了解“党委政府+企业+农户”防沙治沙模式及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大家一致认为,石光银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下一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高盟 纪荣)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