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让脱贫攻坚精神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来源:民生网2021-09-07 15:33:19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曾经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省各族干部群众以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拼搏状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贵州大地上书写了我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紧扣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历史方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和拓展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途径,把脱贫攻坚精神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让脱贫攻坚精神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一、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意义

脱贫攻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于我们党领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凝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多层面的宣传教育价值。

(一)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深刻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通过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结合脱贫英雄、脱贫事迹、脱贫巨变的现实成就,全国人民更加深刻感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伟力,更加深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高度信赖的“主心骨”,是全国人民完全可以依靠的“顶梁柱”,是我们党和国家行稳致远的“定盘星”。只要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续写新的伟大篇章,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20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推进“三线建设”,掀起了贵州摆脱贫困的开发建设。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实施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新时期扶贫开发,加速了贵州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实践。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贵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这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贫困、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史。通过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能身入其境地找到党史与新时代的融合点,原汁原味体会百年建党历史的时代内涵与现实启示,不仅能加深人民理解党史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还能切实增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动力,传承百年建党红色基因,赓续百年建党精神血脉。

(三)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无数党员干部苦干实干加油干,无数社会人士用情用力作奉献,无数贫困群众战天斗地拔穷根,涌现出一批品德过硬、表现突出、贡献重大、精神感人的先进典型,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通过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发挥脱贫典型示范和先进人物的引路作用,让人民见人见事见英雄故事,更加深刻理解党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更加坚信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更加深刻明白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包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与精神财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精神内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贴近思想、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育人价值。

(一)脱贫攻坚精神具有“愿得此身长报国”忠诚品质的培养价值。忠诚是人类社会的美德,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都需要忠诚,都呼唤忠诚。8年多来,贵州省先后有209名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其中,有为政一方的县委书记,有生于本土的乡村干部,有奔赴脱贫前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党员干部和公益志愿者。这些同志始终秉承对党的忠诚品质,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用生命践行信仰的忠诚品质,学习“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的晴隆原县委书记姜仕坤的责任担当;学习连续驻村7年,给父母家书中说“要坚持到脱贫攻坚胜利那一天”,却在胜利来临前永远长眠在驻村土地上的沿河县大坪村原驻村第一书记文伟红的使命追求等等。通过学习这些“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品质,让以生命践行忠诚的脱贫英雄群像在新时代大放光芒,让忠诚品质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全社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心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二)脱贫攻坚精神具有“俯首甘为孺子牛”为民情怀的养成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情怀始终是共产党员鲜明的精神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先后选派了21.32万名干部到村开展帮扶,这些干部践行宗旨、乐于奉献,把心血和汗水洒遍贫困地区的千家万户。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习践行为了脱贫使命挺身而出,为了贫困群众负重前行,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忘我工作的为民情怀。通过深入宣传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乌蒙彝乡索玛花”的威宁县雄鹰村第一书记袁博,誓言“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波,以及被乡亲们称做“下得烂、干得转”的“背包书记”杨畅,誓把“死山”变“金山”的脱贫英雄王明礼,从“钢铁汉”变“海螺人”的张家相……让师生走进这些生动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故事,近距离感受“把对家里亲人的亏欠埋在心底,把对贫困群众的责任扛在肩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走田坎、跨门坎、进心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等脱贫誓言的震撼,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积极效仿、用心践行。

(三)脱贫攻坚精神具有“不破楼兰终不还”奉献精神的导向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饱含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在贵州省脱贫攻坚大战中,7个东部对口帮扶城市、40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以及参与社会帮扶的爱心企业,全力以赴地派出精锐力量支援贵州脱贫,用奉献精神彰显社会大爱,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时代楷模”陈立群,2016年退休后远赴黔东南州台江县支教,5年来翻山越岭走访资助了苗族贫困家庭180多户,被当地群众称为“扎根苗乡烛照学子的优秀支教校长”。从广东省广州市赴纳雍县支教的詹雯,把爱和阳光挥洒在大山深处,成为当地老师眼里的“天使姐姐”,老百姓心里的“暖心女儿”,孩子们口中的“校长妈妈”……这些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涌现出来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社会各界人士奔赴脱贫一线,践行奉献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是要用这些奔赴贵州、无私援助的奉献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矢志不渝坚守初心和使命,学习他们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追求,坚定理想信仰。

(四)脱贫攻坚精神具有“敢教日月换新天”使命担当的教育价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人生磨练,也带来了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贵州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广大干部苦干实干加油干干出来的,也是基层群众“不服输、不认命”拼出来的。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习同乡亲们一起闯出脱贫致富路的“改革女先锋”余留芬的脱贫故事,学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时代楷模”黄大发的脱贫事迹,学习带领麻怀村冲破大山“围困”的“当代女愚公”邓迎香,以及穷则思变创造“塘约经验”的“牛支书”左文学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使命担当。这一个个百折不挠、甩开膀子加油干的奋斗身影,一个个不向贫困低头、梦想追求幸福的动人故事,生动说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将面临诸多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迫切需要我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斗风险、勇克难关的使命担当,从而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脚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三、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脱贫攻坚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坐标中产生与形成的,其影响力和特有价值应当持续不断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一)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教育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价值引领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如前所述,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应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是生动阐述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最新构成,要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实践体验、典型分享等灵活多样的讲授方式,生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脱贫英雄事迹、贫困地区巨变,帮助青年学生从多角度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精神的核心内涵与价值意义。二是积极运用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蕴含着非常宝贵的思政课资源,要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精神的“思政教材”,把脱贫攻坚中的鲜活素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彰显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育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广泛挖掘脱贫攻坚精神。在脱贫攻坚大战中,贵州各高校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坚持“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比如,贵州大学组建了服务12个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专班,组织了300多支“博士村长”队伍,奔赴全省46个县和300多个贫困乡镇开展农业生产服务,涌现出数十年如一日服务脱贫攻坚“潘核桃团队”等先进典型。校长宋宝安院士带领的“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为贵州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省内其他高校很多专家教授都深度参与到助力和服务脱贫攻坚中去。日常基础课和专业课讲授也应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创造性地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发挥协同育人效应,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高校教师理应主动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之中。一是广大教师要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实际行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当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小课堂与大时代的结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三是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教育改革创新意识。牢记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常思肩上之责,常探创新之道,常修履职之能,积极投身于教育创新实践,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三)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青年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尊重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本科、研究生的各阶段教育,贯穿青年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一是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发挥潜移默化育人功能,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仪式教育的形式与载体,使脱贫攻坚精神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特点,分类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先进人物事迹分享会、报告会,邀请专家为学生解读脱贫攻坚精神,支持高校学生社团开展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研究、宣传宣讲,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三是坚持社会实践锻炼。强化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拓宽第二课堂育人渠道,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通过“三下乡”“志愿者行动”等载体,为乡村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务,抓好“田野党建+田野思政”的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中锤炼思想品德,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文系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编号:19GZYB47)阶段成果。执笔人:王迪,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