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老字号“四公饼”的传统坚守:让“海南味”走出去

来源:民生网2021-01-08 15:32:04

在海南,有一种饼叫“四公饼”,有一种味道,叫做“不吃四公饼,不识海南味”,这种做饼工艺已经历传三代,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而且制作方法独具匠心,口口相传,如今许兆强生产的“四公饼”,已经成为海南人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更能唤醒家乡游子对亲人们的甜蜜记忆。

从“养家糊口”到“老字号”

1930年“四公饼”的创始人“四公”许才华,迫于生计,将剩余的稻米手工磨成米粉,制成糕点,挑着箩筐早出晚归、沿街叫卖,将家里的六个孩子抚养成人。

糕点方便携带、口感新鲜、味道独特,售卖方式是走街串巷,所以“四公饼”成了老一辈海南人心目中难以忘记的地道“海南味”,因此就流传下来一句话:“不吃四公饼,不识海南味”。

第二代“四公饼”传人许照强介绍,“四公”许才华将手艺做成了祖训,“做人做饼要学树,得有根,越是传统的,越是自己的”。如今许照强接过了传承近百年的“四公饼”,他也一直谨记四公的话,靠口碑相传,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出独特的有良心的美味的糕点。

舌尖上的危机

虽从小对父亲的手艺耳濡目染,但在2000年之前,许照强并没有传承这门手艺,而是在定安古城内做起了主厨,传统的“四公饼”因为成本较高,加上没有人愿意去学,一度面临着没有继承人的危机。

2000年初,许照强秉承父亲的夙愿,创立“许记六福饼业”,因为味道纯正、口碑极佳,在海南本地市场畅销无阻。

就在许照强开始投入大量资金、扩招员工生产的时候,广式、港式快餐进入了海南市场,其他同行也趁机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由于手工制作往往比机器生产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也低于机器生产,导致原来的市场份额被抢走、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牢记祖训的许照强一时陷入了困境。

抓住机遇

许照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虽说快餐在时间上、服务上赢得市场,上餐率也因机器生产站上风,但传统手工美食在原料和味道上却赢得了机会。统手工美食最重要的是营养价值高,而且是绿色健康食品,这更能打动如今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的食客们。

许照强坚持自己的信念,严选优质原材料,制作销售,并从口味上、种类上下功夫。“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立,游客多了,需求量大了,对产品的要求也高了,对食品的品质也越来越挑剔。我的传统手工饼开始被外来的游客认可、接受了,这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许照强介绍。

传承了百年历史的“四公饼”,凭着纯正的味道,销量爆发,走出困境,不仅赢得了海南人民的心,更是开始赢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味蕾,在当地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年营业额近千万的纯利润。

“四公饼”又开始被市场接受,又逐渐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在许照强认为可以松了一口气时,新的挑战随之而来。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打开了产品外销的新大门,许照强又不得不面临新的市场形式和整改经营模式。

2018年,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立,让许照强看到了全新的经营方式和销售渠道,尝到了新甜头。他调整了销售方式、改善了服务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与网购平台、外卖平台等做相应的规划;线下,组织顾客来店面体验活动,可以亲手制作“四公饼”也可来品尝产品。这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传统“四公饼”的制作工艺。

“在遵循传统手工的基础上, 将互联网与零售业结合,将是未来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要不断创新,不断挖掘可拓展空间,继续把这项事业做好,实现‘百年老字号’的梦想。”许照强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