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夏季防晒必备常识

来源:民生网2020-07-13 15:50:58

夏季来临,气温越来越高,阳光越来越毒,很多人都开始关注“防晒”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防晒产最合适、怎么防晒才正确?

为什么防晒?

很多人认为防晒就是防止皮肤被晒黑,其实并非如此。穿透力极强的紫外线会导致脱皮、色斑以及各种与日光相关的皮肤病。

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其波长有关。紫外线按照不同波长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短波紫外线(UVC)。

波长越短,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弱;波长越长,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强。UVC一般均被地面大气层中的氧及臭氧所吸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UVA和VUB。

UVA导致细胞自由基生成、脂质过氧化的能力最强, 影响真皮组织中的胶原及弹力纤维, 导致皮肤光老化。

UVB主要引起表皮层及真皮浅层的病变, UVB由于本身的波长多被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所吸收而引起 DNA的损伤, 从而产生日晒红斑、免疫抑制及皮肤癌。

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疾病

日光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皮肤损伤:日晒伤、晒黑和光老化等。

光敏性皮肤病:特发性光敏性皮肤病(多形性日光疹和光化性痒疹等)及外源性光敏物参与诱发的光敏性皮肤病(日光性皮炎和植物日光皮炎等)。

光线诱发或加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红斑狼疮及皮肌炎)、色素性皮肤病(雀斑、黄褐斑、黑变病、着色性干皮病及白癜风等)、脂溢性皮肤病(痤疮、酒糟鼻及脂溢性皮炎等)。

光线诱发皮肤肿瘤:日光角化病 (原位癌 )、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

如何防晒?

首先,最好的防晒方法就是避光。夏季,每天10时至16时是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应尽量避免在这个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出门,要打遮阳伞、戴帽子、穿防晒服等。遮阳伞及防晒服的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值)大于50时,防护等级标识为“UPF50+”,紫外线防护性能才能达到最佳。

UPF是什么?

紫外线防护系数,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的简称。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

就是紫外线能穿透的比值,比如某衣服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这衣服。

但是穿UPF100的衣服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国家标准中纺织品的UPF值最高的标识是50+,也就是UPF>50。因为UPF大于50以后,对人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涂防晒霜。防晒霜每天擦一次远远不够,室内活动为主时,建议2至3小时补擦一次,否则效折扣。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防晒霜时,不仅要将暴露部位的皮肤均匀涂抹,还必须保证足量。

防晒用品的选择

防晒产品选择因肤质而定。油性皮肤应选购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无油配方的防晒液或防晒霜,使用起来清爽不油腻,不堵塞毛孔,当皮肤出现炎症或破损,就要暂停使用防晒霜,出门的时候尽可能采用口罩、遮阳伞、墨镜、长袖衣物等物理方法防晒。干性皮肤一定要选用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抗氧化功效免疫力的防晒霜。敏感性皮肤推荐选择专业针对敏感性肤质的防晒霜,或者产品说明中明确写“通过过敏性测试”“通过皮肤科医师对幼儿临床测试”“通过眼科医师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说明文字,最好选择物理性防晒品。

防晒系数因场所而定。在买防晒霜时不要只看SPF指数,还要看有没有PA标识SPF可以防止紫外线中的UVB,防止晒伤,而PA是对UVA的防护,防止晒黑。在防晒霜选择上,SPF指数越高,防晒效果就越好。但如果防晒指数过高,相对来说对皮肤的刺激越大。建议如经常室内活动SPF8-12,PA+ 就可以,如果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在户外,可选择SPF15-20,PA++的产品,如果去海滩游玩,则可选择 SPF20-30,PA+++的产品。

晒黑、晒伤怎么办?

维生素B族(特别是烟酰胺)和β胡萝卜素等,口服可以降低光敏感性。羟氯喹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炎和抗光敏作用,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轻度的日晒可进行冷喷、抗黑色素药品的外用、水光针等方法及时缓解黑色素的生成;但如果已经达到日晒伤,出现红斑、水疱甚至破溃一定要及时来医院就诊,否则可能留下炎症后色沉甚至疤痕。

(马欣欣)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