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李君:实践与理论互通共融 熠熠生辉

来源:民生网2019-07-15 16:40:28

“春夏秋冬生,风霜雪雨袭,枯荣系大地,逢春绿如碧”(摘李君诗集)。书法在形式方面要有诗的韵味、画的美感、舞的节奏、歌的旋律,在内涵方面一笔一画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凝结而成的点滴智慧和过人的艺术悟性。李君是一个文人气息很浓的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家,他的眉梢中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智慧和畅达,他的书法中总是渗透着文人的温文儒雅和彬彬有礼,他的书法理论中总是洋溢着强势的思辨逻辑和澎湃的自信力量。  

李君真、草、篆、隶、行五体皆能,工楷书,精通行草、行楷,尤其擅长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自成一品,侧身当代书坛,卓然自立。从李君的书法面貌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有很深的传统功力,楷书方面,他立足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以欧楷筑基,涉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及其他楷书巨匠,这从他的楷书作品中可以一斑窥豹。观其楷书,结体和谐自然、内敛含蓄,用笔刚劲清秀,骨气峻峭,集涌欧楷气韵,其中很多笔画兼容“颜楷”和“赵意”,比如捺,多以“颜楷”笔法写出,增强字体的厚重稳定感,使字体在秀丽劲拔中显得丰腴端庄,有时个别字体,尤其是变化性笔画中,融进赵孟頫的笔意,使字的笔画显得遒劲隽美,间架结构多取法柳公权,使整体章法显得畅达和谐、骨力劲健。行书方面,李君多取法“二王”一脉,并上溯钟繇、张芝,下及文徵明、祝枝山等人,旁参李斯、李冰阳的篆书笔意,李君融唐晋帖学于行草,如《温故知新》、《中国梦》等作品,用笔遒劲刚健,张驰有度,结体劲韧丰腴,柔逸韵畅,洒脱中严守法度,飘逸中彰显真功,峭拔中不失庄重,同时,他取汉隶魏碑于行楷,如《临兰亭序》,行笔洒脱流畅,墨韵华美四溢,起承方圆结合,转使动静自如,章法布局在对立、和谐的辩证中充满丰富鲜明的个性,熟烂于胸的《兰亭序》在李君的笔底游刃有余,毫无滞感,“兰亭之韵”融进自己独到才情而清新悦目,畅然一新。

如果说有的放矢、妙笔生花得益于李君常年耐住寂寞,不求虚名,手摩心追地临碑摹帖的结果,那么,虚和秀雅的楷书,流美温润的行书使观者驻足侧目,则是李君勤于思考古今之变,善于捕捉游离于传统书法艺术的胎息而修成的正果。他通过“点的运转规律和应用”、“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书写的笔力,”提出的《五点写字法》和《六十四句楷书结构歌》;他通过“书法韵、律、美、神的融合提炼,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表达”,撰写《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立法的必要性》、《论中国传统书法的四个轴心》等论文;他通过书法与笔、墨、纸、砚、人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阐述书法的最高境界乃是“有法、无法”的理论,这些主张和观点都是李君在长期锤炼点画的实践中,汲取历代书法巨匠的艺术精髓和上下五千年文明,经过深入思考,反复提炼,总结而成的基础教学方法,情恳意挚,真知灼见,这些研究成果在当今书法轰轰烈烈地走基层、进校园的过程中、在书法普及和推广中,具有典型性的借鉴和重要参考价值。

一朝之变绝非一日之功,乃积学厚养的结果,李君的书法和李君的书法理论能有今日之面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悠悠于心,拍怕脑袋就能达到的境界,而是,几十年来,如苦行僧一般虔诚地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批理点画之理,深悟词章之妙,积大道于心源而触类旁通的博闻强识,笔墨临池于静心之途而明志达远的厚积薄发,实乃传统艺术与阔达心胸神遇迹化的艺术结晶。李君陶醉在传统书法艺术长河中,他孤灯长夜,他读帖诵碑,他通过思辨的艺术态度纵横上下千年,以历代书法家的恒古和湮灭审视自己的书法艺术趋向和审美追求,那些千古绝唱的佳作,那些流于表面的书法流派的更迭,使他在书法的探索中时刻保持警醒,时刻鞭策自己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哗众取宠,他要潜心学术、磨砺自己,他把放笔如在手底,闭目如在眼前的古人技法特点熔铸到自己的书法风格之中,通过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伪存真、探索求新,提高自己的书法审美和书法境界,使书法之美与书法理论进行碰撞,产生火花,把书法的本体和血脉中的心性进行有效叠加,把书法技法的“器”与艺术真谛、人生感悟的“道”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互生奇妙、交相辉映,进而更大限度地拓展他书法创作空间,更有效地诠释他书法理论的可行性。

书法传承不是为了泥古不化的陈陈相因,也不是抱守残缺的因循守旧,而是汲古而出新,触类而旁通。李君成功地孕育出他的书法之花,正五彩缤纷的绽放,璀璨夺目、精彩四溢,他有理由享受“柳暗花明”带来的喜悦,但是,他也深知他的书法和书法理论能登临高峰是时代筑起的基石,他感恩这个时代,所以,他不愿停下脚步、他不愿独享他的成果,他愿意把几十年来耕耘在书法之路的心得体会和书法实践,通过自己的示范效应,走出家门,普惠大众,为此,他落地书法实践教学,不辞劳苦,为了普及推广他的书法理论和书法精神,他上下求索,多方呼吁,并已初见成效。书法之路虽漫长遥远,但徜徉在艺术的雨露中,他充实而坚定,他的艺术成果推广与普及虽已初见成效,但他胸怀广阔,他不愿意独处一隅,他希望在书法进校园、书法走基层的春风中,昂首阔步走向全国,播散种子、培育希望。凭着他对书法艺术的不断探索和深化,凭着他锤炼笔法养成接近执拗的性格,对他寄予厚望则在情理之中。

(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