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溪口镇创新“两山”实践“四共”模式 争当小城镇版“大花园”核心景区排头兵

来源: 民生网2018-06-01 16:25:17 小城镇 溪口镇 排头兵 景区 核心

浙江省龙游县溪口镇地处龙游南部与金华、遂昌、衢江交界,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也是龙南三乡一镇的商贸、旅游集散地。近年来,该镇以“美丽大花园”建设为统领,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山区振兴的“头等大事”,紧扣“竹海古镇、绿水山城”定位,将“党建+治理”全方位融入大花园建设之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省级样板镇,让群众切切实实分享“两山”实践红利。

(一)古镇共建,打造“绿水山城+浙派民居”的竹海明珠。依托龙南40万亩竹海的生态本底和溪口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推行“政府主导、行业推进、企业建设、全民参与”的竹海明珠共建机制。一是政府规划引领。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用地、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全域旅游等规划相融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行重点项目(工作)清单化、责任化、考核化,一以贯之加强集镇建设管控,加大基础设施财政投入,2017年以来集镇区域累计投入1.2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形象提升、景观绿化等项目29个,修旧如旧白墙黛瓦、马头墙等面积3万余平方米,镇内“浙派民居”改造面积达28万余平方米,呈现“以绿映城、以水润镇、以文蕴城”的古镇风貌。二是企业专业建设。浙江建工集团等国企以EPC总承包模式参与建设,15个项目以“最多招一次”快速推进;供电、经信等行业主管单位负责三线“上改下”等专业领域整治协调。2017年以来累计改造立面11万平方米、道路3.1公里、污水管网3.2公里、强弱电5.2公里、垃圾中转站1座、公厕3座、停车场4个、老旧小区2个、绿化休闲空间4处和温馨店招整治、老街(一期)等项目。三是发动群众参与,村(居)级组织牵头政策处理、危旧房拆除,已参与解决钉子户等重点难点问题10多个,镇村齐心协力拆除违章搭建387处累计21635平方米;居民投身房前屋后整治、门前“四包”等活动,积极参与“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主题的小城镇文明行动并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18年全面推行镇村骨干力量“一周两次”文明劝导活动,民间街长、老兵服务队等民间力量“一周一行动”等常态化活动。

(二)全民共治,探索“村情通+全网格”的小城镇长效创管机制。自觉对标“主”字型治理架构和“四大五加”(大党建统领、大联动治理、大数据应用、大融合推进;网格+网络、线上+线下、制度+技术、管理+治理、公转+自转)治理体系,有机融合“法治自治德治”和“共建共治共享”,从三大维度建设长效治理机制。一是横向扩面。溪口集镇商户近400户,且外乡外县人员占相当比例,商户服务管理是集镇治理的“牛鼻子”。以大党建为统领、“三治融合”为手段、信用激励为支撑、智慧治理为底本、“四个平台”为保障,创新“村情通+商圈治理”模式,应用“商情通”,设置“党员示范”、“商户办事”、“诚信经营”、“红黑榜”、“全民举报”等功能模块,3月中旬发布上线,商户实名认证覆盖率已达83%。积极打造责任、管控、信用体系,探索诚信商户“绿色通道”,深化“最多跑一次”、“零跑腿”,实际成效明显。如滨溪路胜清蛋糕店,商情通上线后将其列入红榜,店主自觉性增强,以前是周一至周五店面很整齐无占道经营现象,但双休日会有违规行为,现在是一以贯之保持。且执法队员在滨溪路整治时,遇到有阻力的胜清老板都会出面协助劝导;又如西霞路琴仙日用百货店,属于长期占道经营户,屡劝不听,甚至言语谩骂执法队员,商情通上线后,如有违规行为直接曝光,其占道经营有了很大改善,甚至在西霞路起到了带头典范作用,并推动了西霞路整体商户经营行为的好转;同时,与农商银行共建商户信用体系,联合出台信用评定办法,探索激励机制和信用约束机制,努力营造最佳营商环境。商户文明经营和支持集镇治理情况不仅通过红黑榜展示,更与年度文明商户表彰、商户授信和贷款利率挂钩,提升商户参与集镇治理的积极性、自觉性。二是纵向延伸。推进以“村情通+”为基础的专项应用,初步形成“村情通+垃圾分类”“村情通+群众利益”“村情通+信访责任制”等治理方案,配套完善镇容镇貌标准化管理、门前三包、社会化保洁、智慧城管、片(街、路)长制等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深化各类创建成果。目前已成功创建省卫生乡镇、省文明乡镇、市无违建乡镇,并在全县率先推行“城乡一把扫帚”试点。三是内向拓展。推行“镇街长+民间街长+网格队伍+志愿者队伍”的“组团街长制”,由镇班子担任街长,镇干部担当骨干力量,联合集镇所在地村(居)为主体的民间街长、老兵服务队与党员志愿队等队伍,建立任务清单、分片包干、长效运行。2017年来,坚持“每周一通报、每周一巡查、每周一统计”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整治,累计消除“脏乱差”等问题2800多个。目前,溪口镇体制内条块、体制外干群等“两个打通”基本成型,主动请缨上街服务的“民间街长”最高年龄达到84岁,以及“龙游老兵”“龙游大妈”等志愿团队,溪口群众由“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明显转变,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区域共创,构建省级“样板镇+精品线”的双赢格局。聚焦全域旅游,以小城镇整治省级样板镇创建为核心,统筹省道S222的省级精品示范线创建。一是强力整治。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开展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赤膊墙、青山白化、竹拉丝企业整治以及节点改造等系列行动,2017年来累计清理乱堆乱放512处,清理垃圾、杂物、枯枝、砂石等达10400多吨;拆除有碍观瞻建筑75处、8500多平方;消除青山白化12处;整治提升沿线竹木加工企业(户)19家及瓦窑2家。2018年5月4日部署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以来,明确拆、建、改、收、管五个一批任务清单49项,已拆除联建楼、竹苑小区等处违建600余平米,收储原仔猪市场2000余平米。二是统一风貌。提炼龙游民居特色,对沿线风貌进行统一设计指引,依托乡村规划师和民间工匠管理机制、路长制,推进沿街、沿江、沿路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和管控,可视范围农房统一为浙派风貌。2017年累计粉刷沿线赤膊墙24787平方米,整治蓝色屋顶387处、6800多平方米,其中集镇段“浙派”立面改造13000多平方米;近年全镇累计对37名工匠不按浙派风貌规划图纸施工实施处罚。三是建设节点。依托沿线文化资源和竹海古镇本底,建设南宋宰相余端礼处恭亭,沿线布局竹墙画、竹牌坊、竹凉亭、竹花坛、竹花筒、竹挡墙、竹标志等竹元素以及重视种植乡土竹品种,建设有文化的“最美省道”。目前S222水杉大道绵延20余公里,过往群众普遍点赞,成为“远看竹成山,近看花似锦,古韵展新姿,竹画映竹山”的生态走廊、美丽走廊、文化走廊。

四、发展共享,打造“两山实践+下山脱贫”的特色小镇升级版。立足溪口集镇辐射“一镇三乡”的中心镇定位,积极探索产镇融合、集聚发展,争创“两山”实践样板小镇。一是整治增效。深入推进“低小散”整治、“优二进三”等工作,大力发展高端竹制品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2017年来累计整治规范超市3家、大型市场1家、百货店200余家、餐饮60余家、汽修店10余家、石材经营5家、来料加工10余处,做到整治规范无盲区。二是文化增色,聚焦“见山见水见生活见乡愁”的古镇特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进老街综合保护开发,融入龙游商帮美食文化,重塑“一街八巷六码头”历史盛况,打造特色精品古街,引爆乡村休闲旅游业。通过统一谋划、统一回租、统一招商、统一指导装修、统一宣传造势,4月27日“溪口老街”美食街一期17家店铺隆重开业,不足百米的街面流量超6000人次,吸引都市快报、浙江广电等近12家省市县媒体主动报道,五一小长假,三天时间超2万人次到老街,商铺销售小吃最高日营业额达2万元。目前,美食街二期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定型,徐偃王文化园、竹海公园、牛角湾工业遗址等文旅项目有序推进。三是集聚增收。挖掘山水、文化、区位等优势,在建成下山脱贫翠竹小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青龙小区等新安置区,服务龙南山区“一镇三乡”的高山远山、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提升集镇人口聚集吸引力和能力,加快人口向集镇集聚。目前翠竹小区已集聚高山远山人口2000余人,《新华网》专题报道了“六个一批破解危旧房治理难题”经验,创出了一条异地集聚致富奔小康之路。

(马海涛)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