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农民变市民要补精神文明课

来源:民生周刊2018-03-16 15:20:34 吴惠芳 永联村 张家港市 全国人大 江苏省 党委书记

摘要:吴惠芳接受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要让永联村一如既往地当标杆,做表率。

 

“按照乡村振兴的‘五句话’总要求,让永联村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苏南乃至全国前列,一如既往地当标杆,做表率。”3月8日,正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

今年58岁的吴惠芳,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代表,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两会代表驻地,吴惠芳接受了《民生周刊》记者的专访。

△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 吴惠芳

尽快出台农村经济合作社管理条例

首次参加全国两会,吴惠芳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他此次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社法律主体地位及法人资格的建议》。

吴惠芳说,由于拥有长期农村基层工作经历,他切身感受到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和矛盾。“经营管理农民的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本,确保农民经济效益最大化,给农民带来利益的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他以永联村为例介绍,“但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都在村委会名下,村委会不是一个经济组织,不是市场主体,不能参与市场,这方面有错位。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身份都很尴尬。”

“永联村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征用土地,但土地的主体是谁?是村委会,政府只认村委会。”吴惠芳说,“包括征地、建设等,只能是村委会,但村委会不属于纳税主体,没有安置房出售资格,因此安置房以村经济合作社名义出售,由此导致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属于同一单位,税收无法抵扣。”

他说,在集体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都统一流转到了村经济合作社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和管理,但村经济合作社除了不能申报相关补助外,向金融机构贷款也遇到了障碍。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江苏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吴惠芳就当前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发言,他建议尽快出台农村经济合作社管理条例,让符合条件的村经济合作社可以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

“目前,农村经济合作社尚不能领取法人营业执照。”吴惠芳认为,明确村经济合作社的法律主体地位和法人资格,将有利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很强推动作用。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这让吴惠芳欣喜地看到,基层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了解到,并在着手解决。

从师级军官到乡村带头人

在全国两会上,吴惠芳的身份是农民代表,但如果时间倒推13年,他是一名拥有25年军旅生涯的优秀军人。

1980年,吴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学院,毕业后进入部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曾率部队赴九江抗洪抢险。2002年,吴惠芳晋升上校军衔,任南京军区驻浙某师政治部主任。

当吴惠芳在部队发展空间越来越宽时,家乡永联村也在父亲吴栋材老书记带领下,由一个在长江边围垦而成,只有200多户、800多人的贫穷村庄,发展为苏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富裕村,正迈入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

但随着村企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吴栋材认为,必须找一个高级管理人员辅助自己治理村企。他多次找到上级党委,镇里也先后派了两名干部到永联,但都没有太大起色。

于是,吴栋材想到二儿子吴惠芳。接到父亲的召唤,经过思想斗争,2005年,吴惠芳做出人生关键抉择:放弃部队升迁机会和大城市生活,从军人变回了农民,转业回到永联村。

“回到永联,是尽忠与尽孝的统一。”吴惠芳对记者说,“建设新农村,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这是党的中心工作,是在尽忠;老父亲1978年来到永联村,几十年如一日,把永联村建设成苏南标杆,他把村和企业看得比生命还重,我满足他的心愿回到永联,是在尽孝。”

吴惠芳坦陈,由军官变成乡村带头人,刚回到家乡时,面对农村复杂情况和重大任务,也感到一定压力。为尽快熟悉农村、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规律,他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和施工现场座谈交流。每天坚持3小时以上学习农村建设和企业管理知识及涉农法规、政策和制度,了解农村发展要求和有关精神。

吴惠芳说,因为有25年部队的锻炼与积累,他不仅面对村里复杂事务能应对自如,而且在乡村治理研究上也有了系统研究。

村庄文明建设三层次

2006年,吴惠芳上任第二年,永联村启动现代化新永联建设。10余年来,永联村先后投入30亿元用于城镇化建设,建设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还配套建起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设施。现在1.1万多名村民基本都住进永联小镇,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吴惠芳说:“永联小镇环境很美,我们正在提高生态宜居标准,以田园风情小镇创建为抓手,全面改造升级永联的生态环境,努力让永联成为姑苏城外的新天堂。”

2017年,永联村经济发展强劲,村集体销售收入超400亿元,利税超70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4.58万元。在全国60多万行政村中,永联村经济总量名列前三、上缴税额名列前二。

谈起永联村的未来,吴惠芳说,原来新农村发展30个字的小康标准,永联已经实现了;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五句话,标准和要求更高了。“在产业兴旺上,永联村将抓好两个协调发展,一是村内三产协调发展,占比合理,二是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他说:“不能总停留在低端种植养殖上发展,要实现种植养殖基地化、生产加工工厂化、销售配送网络化、餐饮美食特色化、体验观光产品化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吴惠芳表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最难最根本的是农民向市民、公民的转换。一个村庄的文明建设应有3个层次:一是把农民职业化,能自食其力;二是把职业化的农民变为文明市民,让生产和生活分开;三是从市民成为合格公民,在社区生活中发声、参与民主自治。

“物质层面的新农村建设用钱可以解决,但农民不可能一夜间就变成文明市民和合格公民。精神文明的提升需要时间,也要依靠组织治理和制度保障。”吴惠芳说,农民从传统社会特性的村民转变为现代社会特性的公民,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实质和未来发展主要方向,永联已开始在第三层次建设上进行探索。

□ 《民生周刊》记者   陈文波   □  朱浩铨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