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业界精英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 > 业界精英

“排爆铁汉”朱建民

来源:中国警察网2017-11-09 16:10:06 朱建民 铁汉

见到朱建民是在一个下午:中等个子,平头,瘦削的脸庞,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阳光下,他站在人来人往的路边,笑得有些腼腆。这就是传说中的“排爆英雄”?从警17年,排除爆炸装置和废旧炸弹80余枚,从未失手,这名与路人无甚差别的男人背后有什么故事?近日,记者前往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寻找答案。

胆识·坚持

17年排除爆炸装置和废旧炸弹80余枚,时刻做好应对涉爆犯罪准备

朱建民1999年从部队转业,2000年,被分配到当时的吉林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防暴大队,成为队里唯一的排爆民警。“民用爆炸装置和军用爆炸装置差别很大。犯罪嫌疑人制作的爆炸物完全没有规律可遵循,而我在部队里学的都是军用爆炸物的安装拆卸知识。怎么办?学呗。”朱建民对记者说。

《反爆炸技术》《涉爆现场处置》……朱建民的办公室里有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

“老朱不抽烟、不好酒、不打麻将、不爱玩,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妻子王艳秋说起自己的爱人有些骄傲,“生活中,他最大的爱好是学习——看书、上网查最新资料,摆弄研究他的那些‘宝贝’。”

王艳秋说的“宝贝”就是朱建民办公室里摆放的自己拆除的爆炸装置。

“虽然都是我拆除过的爆炸装置,但我经常‘复复盘’,给自己提个醒。”朱建民说,“有些制作得很复杂,因此,我要向犯罪分子‘学习’,学习最新科技理论成果,跟上并超越最新的犯罪动向,时刻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涉爆犯罪做好准备。”

第一次真正考验在朱建民入警两年后到来。

2002年5月的一天,吉林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在吉林大街一楼内发现一枚使用煤气罐制作的爆炸物。

凭借专业知识和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朱建民成功拆除了安在煤气罐爆炸物上的洗衣机定时器。整个过程用了大约5分钟。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5分钟。”朱建民回忆,虽然定时器拆除了,但无法判断煤气罐内部爆炸装置的结构。如果在煤气罐内部接有继电器,切断电源时爆炸物会引起爆炸;如果煤气罐内部还有其他起爆方式,随时还有可能爆炸。

必须迅速将爆炸物转移到野外无人地区进行拆解!当时没有专用的爆炸物品转移车辆,为了防止颠簸引起爆炸,坐在普通运兵车上的朱建民小心翼翼地将爆炸物抱在怀里,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接下来的3个多小时,他成功分解出计时器、电池和雷管,以及填满的炸药和剧毒化学物质。

“那一战与其说是胜在专业知识,不如说是胜在胆识。当时我血气方刚,而且刚刚成为一名排爆民警。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拿下!”说话间,朱建民眉梢一挑。

就这样,朱建民一干就是17年,参与重大活动安检搜爆任务210余次,妥善排除各类爆炸装置40余个,排除、销毁各类废旧炸弹40余枚,且无一纰漏和疏忽。

孤独·传承

从独自一人排爆到成建制排爆中队,从只有一件防弹背心到有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价值千万装备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出现场时,身上只穿了一件普通的防弹背心,使用的工具还是从部队带回来的。”说起排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朱建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最新的排爆服,这是排爆罐,这是X光机,这是炸药探测仪,这是最新的排爆车……如今,支队最好的装备、车辆都在我们大队里。”朱建民向记者介绍。

“目前,吉林特警拥有价值超过千万元的高科技精密排爆装备。”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于波说,“老朱业务知识丰富、作风过硬,对所有的设备都使用得很小心,而且保养得好。装备交给他,我们放心。”

实际上,朱建民为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费尽了心血。为实现实战经验与技术创新的完美结合,朱建民组织革新了老式排爆机械手,研发了速降绳索固定器、破门器以及多功能排爆车等。

2010年,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设立了排爆中队。从一开始只有自己一名排爆民警,到设立成建制的排爆中队,朱建民等待了10年。

“现在每次出现场,还是由我做最后的拆除工作。”朱建民说,“不过,我们有了成熟的团队和相对完备的应急预案来处置爆炸突发警情。”

2012年6月5日12时,吉林市某小区一车库内发现一个重15千克、用煤气罐改制的松发式爆炸装置。“那枚爆炸装置是吉林市历年来发现的爆炸当量最大、起爆装置最隐蔽、设置环境最复杂、排除难度最大的爆炸装置,相当于4千克TNT当量的爆炸威力。”朱建民回忆,“它旁边还有一个装满煤气的煤气罐无法拿走,爆炸装置在居民楼一楼车库内,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现场了解、勘查,朱建民确定只能采取唯一的排爆法:现场手工拆除。当日14时10分,在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下,朱建民穿上了30千克重的排爆服,向爆炸装置一步步靠近……

当他拿着拆除的起爆电源站起来时,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流,全身衣服已经湿透。见他排爆成功、毫发无损,警戒线外的队友顿时热烈相拥、喜极而泣。

在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民警史明杨眼里,“朱队长就是我们大队的魂”。

“我每周花三个半天,为大家讲排爆理论知识、炸药类型和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法,还组织大家进行体能和心理训练。”朱建民说,“我不担心随时可能出现的警情,操心的是大家业务素质的提高,希望有更多人把这项事业继承下去,希望我们这个团队越来越正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职业。”

寂寞·绚烂

瞒着家人干了十年排爆,取得的最大成绩是“从未失手”

“从事这么危险的职业,你家人一定很担心吧?”

答案出乎意料:直到2012年底,朱建民的家人才知道他的工作性质。“当时有吉林当地媒体对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看到报道后,我三弟第一个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转行,说太危险了!”朱建民说。

“你说你干哪个警种不行,非得干这个吗?多危险啊!”当时,妻子王艳秋也十分不理解。

即便如此,朱建民每次出警都十分淡然。“每次接到警情,朱队长的语气从来都不紧不慢,我们感觉不到一丝紧张。”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民警张帅说。

工作之余,朱建民喜欢爬山,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爬山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头脑冷静、思路清晰是排爆民警必需的素质。”

“轰!”2005年6月6日,吉林市船营区一居民楼发生爆炸事故,一名犯罪嫌疑人在家中自制爆炸物时不慎引爆其中一枚,造成肋骨骨折、眼部受伤。据嫌疑人交代,其家中还有5枚自制爆炸物。

“那是一个老式火炕楼,火炕被炸出了一个直径约一米、深约半米的大坑。”朱建民回忆,爆炸导致房间的墙上全是血迹,棉絮、衣物、纸箱等物品将本就凌乱的房间填满。“关键是爆炸导致未爆炸的爆炸物炸药、电池、裸露铜芯缠绕在一起,如果裸露的铜芯发生接触或拆除导线有误,遗留在现场的5枚爆炸物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

找到线头,一点点往下捋,一根根往外拆。时值暑期,超过30摄氏度的气温,加上身上30千克重的排爆服,朱建民的衣服很快被汗水浸透。“当时穿的排爆服由于年久老化,排风扇失灵了,不断从头上流下的汗水布满了防爆面罩,模糊了我的视线。”索性,朱建民直接摘了防爆头罩。

就这样,头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朱建民紧张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5枚爆炸物的导线、电池和炸药被分离开来,并被成功转移到排爆罐内。任务完成后,在队友的帮助,他脱下排爆服,里面的作训服就像水洗了一样。

“曾想过失手吗?”记者问。

“没有,也不敢想。”朱建民不假思索,“我干的就是这个工作,身负的就是这个责任。我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知道他干的是排爆工作后,也曾想过不让他干了。可他喜欢这份工作,我只能选择支持他,照顾好老人、孩子,让他少操心家事。”王艳秋说,“他的工作本身就很危险,我更不能再给他添堵了。”

“什么叫寂寞无助?一个人面对爆炸装置的时候就是;什么叫如释重负?每次成功完成‘拆弹任务’的感觉就是!”朱建民说。

一次次“对赌死神”,一次次全身而退。寂寞无助的背后是朱建民无怨无悔的甘心付出,甘心付出的背后则是党和人民给予他的无上荣耀:2016年度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中国正义人物、吉林省第二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 “我认为,我取得的最大成绩是‘从未失手’。”面对荣誉,朱建民十分平静,“‘从未失手’意味着犯罪分子从未得逞、人民群众从未因此受到伤害。‘从不失手’是我们排爆民警最高的追求和梦想。”

 (王传宗 李德彦)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