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时政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圣地党旗熠熠生辉事业兴衰关键在党

来源:民生网2017-08-23 16:37:56 圣地 党旗 兴衰 关键 事业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延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激发助推追赶超越的新动能。

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是党建投入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几年,党的基层组织越来越强。

群众感慨地说:“党组织才是我们的主心骨。”

推动党建“互联网+”党员们背上“小书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

“由于社区和农村党员流动性大,过去我们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找人难、送资料难和考核难等问题,现在只要让党员在手机上安装个‘党员小书包’APP,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近日,正在利用党员小书包进行学习的甘泉县美水街道办党委副书记高明军告诉记者。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延安市积极探索党员学习教育的有效形式,全面推广使用“党员小书包”,依托人民出版社的丰富资源,以“大数据+小书包”为载体,建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延安中心和10个教学站点,把其中的电子图书下载安装到党员手机上,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管理更加严格、考核更加精准,在推动党建工作“互联网+”、引领党员学习数字化革命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对流动党员、年老党员、农村党员发放3万多个装有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的实体小书包,并不断更新充实学习资料,做到常学常用、常用常新,使学习教育同步跟进、不留死角。

洛川县永乡镇上黄章村68岁老党员李发贵,有着44年党龄。谈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村党支部人员为他“送学习资料上门”、给他的手机下载安装“党员小书包”、帮他戴上党徽的感受时,李发贵兴奋地说:“戴上党徽很光荣,让我想起自己当年入党的情景。入党是我年轻时的理想,但党员身份和责任却要用一辈子去坚守。”

截至目前,延安共计录入党员75606名,有73301名党员干部下载安装了“党员小书包”,安装激活率达97%。“党员小书包”已经成为我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力抓手和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经常之举,为推动圣地延安党建集成创新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意见上“问题墙”

在宝塔区冯庄乡康坪村,菜农李海涛使用了近十年的温室大棚,最近进行了墙体加固、土壤改良,安装了自动卷帘机,生产标准全面提升。

“大棚‘鸟枪换炮’,还得感谢村里的‘问题墙’。大棚改造上了‘问题墙’,争取到项目补助,才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李海涛乐呵呵地说。

李海涛说的“问题墙”,是指村支部、村委会把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整理成“问题清单”上墙公布,限期落实或提出具体措施。

记者在康坪村的“问题墙”上看到,今年上半年的问题清单共21项,每项问题都有责任人和整改落实时限。其中,康坪村“公路两侧大棚建设年代久、设施陈旧、保温性不好、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责任人为村支书李圆斌、村主任马延强,目前已经通过“争取政府支持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办法”进行了提升改造,30户群众受益。

老百姓家里有什么困难?产业发展如何转型?精准扶贫如何施策?这些问题摆上“问题墙”后,还要设置“回音壁”及时回馈落实情况。

冯庄乡党委书记申连庚说:“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坚持‘问题清单’要从群众中来,解决问题的效果也要同时公布,解决不了的要进行说明,由此夯实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责任。”据介绍,今年以来,冯庄乡21个村及乡党委共征集汇总问题342个,大多数已办理。

“问题墙+回音壁”制度就是基层党组织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建议,把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问题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根据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和具体问题的轻重缓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办公场所或其他醒目地方,建起“问题墙”,让群众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由谁来解决、什么时候能办好;针对“问题墙”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明确了整改进度和时限,在“回音壁”上一一作出回应,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

为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满意度和公信力,延安市委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了“问题墙+回音壁”制度。

“之所以设立‘问题墙’和‘回音壁’,就是要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党员干部不作为的弊端,把问题亮出来让群众监督。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督促党员干部扎扎实实为百姓排忧解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汉平说。

坚定理想信念党日活动进书院

今年5月以来,延安学习书院以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了大批延安干部职工前来参观学习。

“这种形式非常好,通过参观学习,切实增强了我们办公室党员干部弘扬延安精神、争做三服务表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月26日,市委办党员呼延庆在参加市委办、政研室党员走进学习书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后激动地说。

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载体之一,“党日活动进书院”主题教育从5月份开展以来,充分利用位于延安新区的延安学习书院集学习、交流、研讨、党性教育为一体的基地功能,通过观摩体会、专题讨论、学习分享、读书讲堂、教育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截至6月底,全市各县区委、市直各党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开展党日活动,累计已有446批12917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党日活动进书院”主题教育活动。

“作为全国首家宣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体平台,延安学习书院既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新载体,是展示延安人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取得辉煌成就的新高地,是面向全国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平台,也是广大干部和市民读书研讨的新场所。”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汉平所说,延安学习书院已经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延安精神的又一平台。严汉平同时表示,针对延安市实际,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日活动进书院”主题教育成果及时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坚定意志,转化为贯彻“三项机制”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转型发展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助推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努力开创延安改革发展新局面。

建强党的基层堡垒第一书记进农村 

村子干净整洁,宽敞的道路一直通往果园,路灯整齐排列,茶余饭后的村民们聚集在小广场上休闲聊天……走进延安市富县榆树村,你完全想不到,两年前,这里还是破旧的土木房子和留守的老弱村民。
2015年6月28日,张文妮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升级晋档差类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榆树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90后的张文妮是延安市城管局的一名普通年轻干部,刚到村上时,她在村民眼里只是个城里的“碎娃娃”;而现在,她成了村民心里能干事实的“女书记”。

在延安,像张文妮这样扑下身子,扎根农村的第一书记还有许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5年6月,在不断深化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基础上,延安市委再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带领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
为了使第一书记进得去、驻得下、真干事,延安市委组织部相继印发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对驻村第一书记和联户扶贫工作队人员加强管理激励的意见》。今年3月份以来,又连续印发了《第一书记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调整市直部门单位帮扶贫困村及下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通知》等文件。

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办法和措施,不断规范第一书记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制度,推动第一书记融入农村工作。加强第一书记履职考核,采取“查、看、评、问、考”的方式,对第一书记工作状况进行跟踪掌控、精准考核,实行以“政治素质不强的召回、农村工作不熟悉的召回、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的召回、对群众感情淡薄的召回、工作作风不实的召回、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召回”为内容的“六个召回”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实时轮换调整、召回重派第一书记109名。进一步加大鼓励激励力度,现任第一书记是后备干部的,经考核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现任第一书记不是后备干部,但工作履职尽责,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的,经考核优秀的,必须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和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9名第一书记提拔使用。开展全市“优秀第一书记”评选活动,在延安电视台开办《到群众中去》栏目,在《延安日报》、延安党建网等媒体开办第一书记专栏,对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并于“七一”前夕表彰了40名全市优秀第一书记,通过典型的示范引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为了确保第一书记干成事,延安市把选派第一书记与后进村整顿、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部门单位包村等工作统筹起来。明确规定第一书记由县(区)委组织部、镇(街道)党(工)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派出单位要主动加强对第一书记平时工作情况的跟踪了解,定期听取汇报,到村调研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解决问题,指导促进工作。此外,市县(区)农业、扶贫部门按需求开展涉农、扶贫等政策和技能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发改、教育、科技、民政、财政、交通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做到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全力支持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

如今,在延安市的山山峁峁间,1784名第一书记正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让一个个小村庄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给贫困的老百姓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总编辑助理:马海涛)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