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民生视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视点

是批评教育还是以暴制暴?应对校园凌霸,我们迟早要补的一课

2016-12-14 15:41:37 校园凌霸 以暴制暴 批评

摘要:在霸凌面前,有人倡导文明教化,有人鼓励以暴制暴,但事后干预总是力有不逮。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欺凌事件?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使孩子成为欺凌的对象?

近日,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到同学的“霸凌”,事后出现失眠、恐惧等急性应激反应,质疑校方处理不当。此事经互联网传播发酵,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昨晚,海淀区教委就此事做出回应。海淀区教委表示,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依法依规,积极指导,妥善做好当事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据12月12日《新京报》)。

13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首次披露当时事件经过。文章表示,经学校多方调查、了解,最终认为涉事学生不足以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这样的结果恐怕难以平息家长的恐慌。以“拼娃”著称的海淀区排名第四的小学出现“校园霸凌”,这等于是给了中产家庭当头一棒:名校并不是霸凌的绝缘体。

孩子不说,家长不知,学校不管,家长们极其担心这“三不”也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在欺凌面前,有人倡导文明教化,有人鼓励以暴制暴,但事后干预总是力有不逮。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欺凌事件?要怎么做才能避免使孩子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校园欺凌,决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

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

欺凌并非批评教育或者以暴制暴能够解决

出现欺凌,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找老师,对施暴者进行批评教育,然后,欺负人的孩子会因此消停吗?会不会过了一段时间就卷土重来,然后变本加厉地实施报复?答案恐怕不太乐观。心理学研究表明,霸凌者往往自身也有问题,比如长期缺爱,又或者亲身目睹乃至经历家暴的孩子,都可能转而欺负同学。有些调查发现,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受到了老师家长的惩戒,转而把气撒向同学。因此,单单批评教育是没用的。

“上访”受阻,那么就只剩下“以暴制暴”了。

前阵子,广东某学校,女教师因为自己班上学生被外班同学扇耳光,怒为学生出头,扇了欺人者五耳光。在网民们为“侠义”的女教师拍手叫好时,当事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失联。一时的赏罚论断是有的,可各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事情就此结束了吗?不会出现下一次欺负了吗?恐怕不是,以暴制暴不过是用更大的权威去压制,也会让一些孩子反而更加迷信强权才是力量。

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旁观者

除了当事人、家长和学校,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人群,那些看起来与事件无关的学生。

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

换而言之,面对欺凌事件,心中的正义感会促使旁观者会有做出制止施暴行为的冲动,但是,欺凌别人的熊孩子往往都是班级里的小霸王,无人敢惹。甚至旁观者会被胁迫为加害者的可能性还特别大。所以,校园欺凌事件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孩子的世界也有恃强凌弱

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

显见的自然是受欺凌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中的受害小朋友经北京市第六医院初步诊断,其患有急性应激反应。

那么该如何对于校园欺凌的界定?国外已经有过一些探索:是不是倚强凌弱,是不是反复实施,是不是造成伤害,是认定的关键。今年4月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曾在通知中这样定义: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北京市教委在微信公号上公布的欺凌行为列表,不仅包括物理打击,嘲笑、闲话、孤立、恐吓等,甚至起侮辱性绰号都在其中。可以看出,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造成伤害后果和主观故意都是最重要的认定因素。

但是,不管是哪种形态,“欺凌”都逃脱不了“强者”欺凌“弱者”。这与权威效应分不开。所谓权威效应,指的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大家服从于权威,甚至认为权威的作为是合理的,权威即准则。

2006年,日本福冈,13岁初中生自杀身亡,因为受到了同学长期的凌辱和排挤。经过调查,其老师根据成绩等方面,将学生分成了“优等品”“次等品”。而该学生还被称为“伪善者”。班上最权威的人都对学生做出了定性,这让孩子在班里抬不起头,没地位,受到群体性的霸凌。一群人共同持续地欺负、排斥(忽视或隔离)、嘲弄一位被大家定义的弱者。这样的欺负表面看起来不如肢体暴力有杀伤力,但其实负面影响惊人。

许多家长喜欢并表扬听话的、不问为什么只知道服从的乖孩子,其实,这就是在加固权威效应对孩子的影响,在家孩子要畏惧你,在外孩子要屈从于霸凌他的“权威”,更容易被欺负,更不容易被发现。孩子长大一些,也是容易让权威给吓到,从而不敢反抗,默默忍受欺负。拯救不了权力不平衡,就会一直弱势下去,一直被欺负。如果家长够细致,还能够从孩子的情绪中觉察出端倪,可更多家长是做不到的。

于孩子于学校于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其中,2015年3月以来就有26起。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

面对校园霸凌,于孩子、于学校、于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父母:教他们勇敢应对“人性的阴暗面”

一旦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家长要立即介入,如何介入,以什么方式介入也很重要。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处理这类事件要遵守一个原则:“以保护孩子为前提,教会孩子成长,教会他们怎么去面对生活,而不是让他们受到惩罚和伤害,让他们感到害怕,害怕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把孩子当成孩子。”李玫瑾表示,家长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学之间相互欺负的事件在全世界都是不可避免的,家长要做的是教会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时有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与处理。

此外,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是当场立刻打回去“以暴制暴”,还是忍下来寻求老师和家长帮助。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临场反应。这依赖于平时的家庭教育和个性塑造。

美国反霸凌网站Stopbullying.gov为父母和学校提供了一些教导策略:1.为孩子交友做积极正确的示范。比如训练孩子用一种令他人愉悦的方式加入游戏或在游戏中轮换,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友好的行为。2.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明确告诉他们某种特定行为的后果。比如小伙伴不愿意跟吝于分享的小孩玩耍;鼓励孩子告诉成人,如果同伴待人的方式令他不舒服、沮丧、不开心。3.制订明确的行为准则,并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一旦发现有攻击性的行为发生立即喝止。4.如果自己的孩子对他人实施了攻击性行为,应该承担与年龄相符的后果。比如应该鼓励孩童向同伴道歉,如果他们伤害了同伴,哪怕并非有意。

学校:严防死守校园死角,打造“透明校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表示,“上小学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发生校园欺凌这样的事情,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检讨,有没有从小给孩子一个自尊自重自强的教育,重视孩子内心的成长。”他认为,从心理层面上说,欺负者与被欺负者对“欺负”这件事情是认可的,欺负者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被欺负者通常也因害怕而默默承受和不敢反抗。“校园欺凌涉及到人性中潜在的兽性,关键是看家长、学校和社会有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学校要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育。

如何将“透明校园”落地?美国教育学者Trautman与Migliore提出的行动指南可以作为参考:巡视校园死角,避免高年级生躲在隐蔽地方欺负弱小的孩童;教导学童避免受害,勿落单,有同伴。老师应经常在教学活动中安排全班讨论、情境演练、角色扮演、果断训练等;设置举报之保密信箱,提供书面举报通知或陈诉委曲的机会。

专家:构建学生之间换位思考的角度和能力

打击校园欺凌,不是笼统的口号,而需要构建学生之间换位思考的角度和能力。

《三联生活周刊》曾刊登一文《霸凌,抹不去的人生印记》,其中提到目前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逐渐达成一个共识,霸凌和其他类型的暴力能够通过早期同理心(empathy)的培养得以遏制。童年是同理心培养的关键期,研究显示,幼年期遭遇过虐待、疏忽的儿童,年长后变得攻击性强、精神出问题、欺凌他人或被他人欺凌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儿童大得多。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儿童有着惊人的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在经历过这些不幸后仍然获得很好的发展。仅有对痛苦的理解不能说就学会了同理心。遭受虐待的孩子更可能成为欺凌者,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被别人伤害是什么感受,而是因为他们学到了以暴力的方式去表达愤怒,主张权力。老师、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在某个情境设身处地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比如孩子看到别的孩子被取笑或受到不友善的对待,让他换位思考:如果是你的话,你希望朋友们如何帮助你呢?更重要的是,孩子需要处在一个有人以身作则的环境中,同理心可以被“传染”,

台湾教育学者卢玲颖也表示,“站在教育的立场,我们能做的,是透过环境的塑造协助不同的孩子思考及发声。这不只是单纯地告诉孩子,‘我们绝不容许霸凌、我们要站出来反对’,而是要进一步地和孩子讨论,‘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会想欺负别人?’‘到底什么是霸凌?’‘为什么我们难以说不?’以及‘为什么我们会旁观?’。”

结语

中关村二小的事件终究会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不应到此结束。

面对校园欺凌这样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面对事件定性难、处理难的挑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善意,以一切对孩子成长有益为出发点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事件发生后,家长、学校、媒体等各方究竟该怎样妥善处理,都还需要认真思考。

孩子的事无小事,因为今天我们给了孩子怎样的当下,若干年后,孩子就将还我们一个怎样的未来。

———————————————————————————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三联生活周刊、腾讯评论频道

策划:罗芳菲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