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石油对外依存度攀升拷问能源安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2-04 17:35:35 依存度 能源 石油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1月28日在京发布《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前低后高,总体水平较2014年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则将步入供需宽松,市场需求将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报告认为,在“新常态”下,中国石油需求将保持2%-3%的较低速增长。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石油需求量为53367万吨,同比增长3%;石油进口增速将有所下降,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将首次突破60%。

一般而言,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大致分为6个级别,分别代表着矿产品对外依赖由轻到重的6个程度。其中,30%至50%为三级,代表依赖程度尚属“中低”,而50%至70%为四级,代表依赖已处于“中高”。若按这一标准,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属于中低“末梢”,但这种供需之间的缺口,正日益推高能源安全供应的压力,这表明中国能源安全面临较大挑战。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一直是全球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如今中国后来居上,这标志着能源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10年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只有美国的一半,但近年来在中国大型工业的带动下,中国的能源需求迅速提升,能源消费一直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自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由当年的6%一路攀升,到2006年突破45%,其后每年均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为47%,2008年为49%,到2009年突破50%警戒线,仅仅用了16年。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逼近60%,已超越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了中国石油需求的高速增长。未来五年国内石油需求还会大幅上升,年均增长将达4.9%。这决定了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随着国际油价步入下降通道,中国或将丧失之前“第三次全球性石油危机”所带来的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最佳窗口调整期。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但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速太快,每年都有3个百分点左右,加上原油价格持续低落,使得中国新能源开发面临的压力倍增。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之所以超过美国,也有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近年连年减少的因素,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减少的核心原因是页岩气的井喷改变了美国能源结构,原来美国的石油发电被天然气发电大量替代。

现在的问题是,尽管近年来已经出现石油替代品,譬如天然气逐渐在电厂运用,石油焦、水煤浆在陶瓷厂、玻璃厂的运用,由于价格优势,这些对燃料油有较大的替代作用。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天然气消耗必将不断提高,而未来几十年原油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大量进口天然气是必然选择。中国石油的现状和预期说明,中国石油安全日益脆弱,而且弱化速度比较快。有鉴于此,中国应发展多元化能源,建立能源供应方式多元化、运输方式多元化和能源战略储备。

目前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低于中国,由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已经到达峰值,而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依然很大,尤其是中国国内石油生产量已经到达峰值,这意味着中国今后的能源消费增量,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这表明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在超过美国后,仍会进一步提升,甚至超过70%都有可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将70%的石油需求放在国际上,对经济安全有害无益。

石油的稳定供应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高,石油安全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全方位、大手笔、多形式地参与海外石油权益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从多途径获取海外权益能源,无疑是避免中国能源依存度不断攀升对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应对之策,但从根本上看,中国需要寻找石油替代能源,加大力量发展新能源产业。无论是从缓解中国石油安全风险的角度,还是从未来的能源战略安排考虑,寻找替代能源和大力发展新能源,都是最根本的路径。而在增加资源、优化利用结构等诸多措施中,节能降耗无疑将是保证能源安全的一项宏伟工程。谈及中国能源安全,中国已在全盘考虑能源消耗问题,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如在原油领域,中国要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构建能源储备,使进口渠道多元化,从而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2014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59%,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显示出“节流”尚有巨大潜力,这将更加坚定中国持续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程,以应对能源安全之忧的信心。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