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主编笔记丨精准扶贫必须细化产业

来源:《民生周刊》2016-10-31 17:20:36 产业 笔记 精准扶贫

六年前,因采写“十年扶贫”选题,我出差到湖南通道县。如今看来,这是一趟长途跋涉:从北京乘火车到长沙,又坐了8个小时的大巴。

回京后,针对产业扶贫的疑惑,我又请教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等扶贫领域的权威专家。

正是这次采访加深了我对产业扶贫的认识。那时,产业扶贫已逐渐成为共识,被认为是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此后几年,我去过很多贫困地区,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做了广泛的交流,深刻感受到产业对于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重要性。

但产业扶贫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一些地方,因为盲目发展某一产业,没有考虑市场销路问题,产业发展反而成为负担。

这样的事多了后,尽管知道产业是扶贫的根本,但在一些地方,农民却持观望态度。

去年12月,经多方咨询与探讨,我们将精准扶贫作为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的主题。

历时近一年,我们奔赴各地调研、宣传精准扶贫,其中产业扶贫仍是重点。

走访的地方多了,我们面临这样的困惑:都知道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但真正做到却很难,尤其是要让贫困户真正参与特别难。

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新平的“心联网庄园”经营模式给了我很大启发,即以“产业+文化”为手段,构建农户、企业、会员(消费者)三者间互动互惠互信的生态圈。其核心做法是种植管理主体由原来的“公司+农户”变为“庄主+农户”,并且适度规模化。

第一次和周新平交流时,他怕我看不明白,特意画了张图,图中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产业扶贫和文化扶贫为两翼,而大三湘作为平台输出六大资源,即加工、技术、市场、资本、政策和旅游资源。

10月19日,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召开,我们特意邀请了李小云、吴国宝、张琦和周新平参会,其中张琦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

会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做主题演讲时指出,贫困地区要发展家庭式集约化现代农业。

他说:大家在讨论现代农业问题时,总是认为公司化的、农场化的农业才是现代农业,当然这是现代农业,但是更多的是家庭式的、集约化的家庭农业,这种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也是主流的。比如说法国、美国、日本都是这样。所以在贫困地区,贺铿认为发展大农业的条件、公司化的农业条件是不太具备的,应该着重发展家庭式、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新平的“心联网庄园”经营模式与其不谋而合。会后交流中,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这一模式,多个地方向“大三湘”抛出了橄榄枝。

我认为,精准扶贫只有细化产业,才能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进而使产业富民之路走得久远。当然,这需要各方付出更多努力,贡献更多智慧。(严碧华)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