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台风过境 如何避灾防病?

来源:广州日报2016-08-04 11:19:23 台风

台风“妮妲”虽然已经离开,雨水却将持续造访羊城,医生提醒市民慎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接踵而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则要遵医嘱用药,病情波动时应复诊,以防发生危险。有的医生还建议要学会预防和应对风灾的意外状况,懂得避免眼睛、皮肤等次生病症。

急诊科

被砸昏迷者不能随便移动

“台风天最常见的外伤当属被高空坠物击中。”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曾瑞峰主治医师表示,风力强劲时,市民最好待在室内,不要外出。如果必须外出,需要注意远离广告架、树木尤其是老树,也不要紧贴楼宇边走,以免被吹落的花盆、衣架等砸中。同时,住在楼房的市民应把摆放在阳台上的杂物收进室内,以免被风吹落,殃及路人。

顶着强风出门万一被风吹落的东西砸到头部如何处理?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吕军强调,如果头部被砸出血,早期止血很重要,可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压住头部的出血部位,然后打车去医院处理。如果发现有人被砸中后昏迷,提示脑袋里头可能出血了,旁人不能随便移动伤者,应立即打120,等救护车到来后让医生处理。

在风雨之中,有人可能会发生触电,甚至被雷劈。吕军表示,旁人发现这种情况后,首先要确保用电环境安全,先关闭电闸,看到有裸露的电线要用木棒或其他绝缘的物品挑开;对被电击后昏迷的伤者要进行胸外心肺复苏急救,同时打120呼救。

另一种常见的外伤是滑倒跌伤。尤其容易出现在老人身上。曾瑞峰提醒,老人在风雨交加时不要独自外出,雨势大有积水时,应绕开路上小片积水,对积水较多的低洼地,要警惕深坑,涉水前不妨用拐杖或树枝探探深浅。另外,市民在雨势较大时最好远离河涌、江边、河岸或者水库。

曾瑞峰表示,台风来临之前,气压会有波动,气温则可能从三十多摄氏度直降到二十五六摄氏度。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如果休息不好,加上为迎战台风而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此外,体弱者、婴幼儿可能因温度变化而出现感冒发烧等。8月2日上午,家住东风东路的于女士想“享受”台风带来的凉爽空气,便关掉已经开了24小时的空调,把门窗打开通风。谁知,当天下午2岁的女儿发烧到38.5℃,医生分析,可能是上午吹风受了凉。

眼科

风沙入眼切莫揉 以免损伤角膜

台风过境,飞沙走石,人们出外容易遭遇沙子入眼,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使劲揉眼睛。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眼科中心主治医师马云龙提醒,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沙子等异物在揉的过程中可能损伤眼球角膜的上皮,甚至被揉到角膜深处。异物入眼后,眼睛会反射性地流眼泪,沾在眼球表面的异物可以被泪水冲刷流出来。如果冲不出来,建议轻轻闭上眼睛,然后让眼球往下转,再轻轻把上眼皮翻起来,如果异物沾在上眼皮的内面(结膜面),就可以用棉签蘸出来,随后滴消炎的眼药水。如果总觉得有东西在眼睛里头,却找不到在什么地方,就有可能在黑眼珠子表面,很难发现也很难处理,如果异物感越来越厉害,还可能有感染,建议这些情况下马上到医院去,千万不要揉眼睛。

马云龙还提醒,如果有不明液体被风吹入眼睛,不知道液体的酸碱性、有没有腐蚀性,建议就地用干净的自来水、矿泉水等冲洗十来分钟,如果进入的液体多的话要冲半小时,之后还要去医院处理,主要是检查眼球损伤的程度。

皮肤科

雨天需防手足癣复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吴良才指出,台风过后往往是大雨交加,有手足癣等皮肤病的市民需要防范病情复发,尽量避免踩水,回家后要尽快干燥足部。

市民刘小姐8月2日顶风冒雨正常上班,傍晚时手臂长出红色的“风团”,奇痒难耐。这种急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相当复杂,考虑到刘小姐当天的经历,与风吹皮肤带来的冷热刺激有一定关系。

吴良才指出,雨天要特别警惕脚癣。其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足部瘙痒、脱屑和水疱。脚癣患者平时要多穿凉鞋、布底布鞋等,多让脚丫透气,有利于足部的汗液和分泌物挥发,保持足部干燥。而球鞋、皮鞋等透气功能不强,有利于真菌生长。

由于真菌在干燥环境中无法生存,当遇到雨天脚部被打湿时,一定要及时用纸巾或软布将足部特别是脚趾缝里的污水擦干,不要让脚指头浸泡在水中,以免受真菌感染。另外,当穿上球鞋晨跑、打球回家后一定要将袜子、球鞋脱下来清洗晾晒,换上拖鞋。

有糖尿病的患者也要小心护足。雨天出外时最好穿宽松柔软的棉袜和雨靴,少穿露趾凉鞋或对脚趾脚跟无保护的凉拖,出行时尽量避开积水地面,不要涉水而行。否则,由于糖尿病可引发足部神经的病变,令患者对外界刺激感觉迟钝,泡在积水中或者被路面碎石划伤,可能引发烂脚的严重后果。回家后鞋袜、脚趾间撒滑石粉,起到吸汗、防止组织粘连的作用,以免因汗液浸泡足部引发足部感染。

饮食

台风天风邪暑湿盛 饮食宜清淡

“每年一到台风季,广州的风邪、暑湿盛,气温变化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办副主任陈志练提醒说,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老病号,稍有不慎就容易诱病。他建议,有基础病的人群最好不要外出,以防风吹雨淋;另外,因气温变化大,还要及时添减衣物以防感冒。

台风带来降雨,过后气温很快回升,这种环境更有利于蚊虫的孳生。往年这个时节一般也进入登革热的发病高峰期,所以,陈志练还特别提醒,台风过后,家里阳台、房前屋后一定要注意清积水,防蚊灭蚊。

而在饮食方面,则要注意清淡,建议煲汤时可适当用一些除湿的汤料,如赤小豆、白扁豆等,也可适当喝些冬瓜汤。

记者注意到,网上流传着一些台风天的养生食疗方,如:

1.防风葱白粥

材料:防风10克、葱白2茎、粳米100克;

做法:取防风、葱白煎煮至沸,改用小火,保持微沸30分钟,去渣留汁;再取粳米熬粥,待熬至八成熟时将上述药汁兑入煮至熟烂;

用法:每日2次,2~3日为1疗程。

2.防风薏米粥

材料:生薏米30克、防风10克;

做法:将薏米加水旺火煮沸,小火熬至七八成熟;再取粳米熬粥,待熬至八成熟时将上述药汁兑入煮至熟烂;

用法:每日2次,2~3日为1疗程。

“其实这类用‘防风’药材为主打的食疗谱,主要就是防治外感风寒,对于初期的风寒感冒有帮助。”陈志练说。

台风季向来也常带来呼吸疾病发作的“小高峰”。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伟则建议呼吸病“老病号”,煲汤时可适当选用百合、银耳、枇杷、杏仁、荸荠、雪梨等清润的食材以助养肺、护肺。

推荐食疗方如下:

1.百合杏仁赤豆粥

材料:百合、杏仁、赤小豆适量(视食用人数而定);

做法:放到一起煮至成粥;

功效:可滋阴养肺,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等症。

2.蔗汁淮山糊

材料:甘蔗汁100毫升,淮山药100克。

做法:将淮山药捣烂,加入甘蔗汁,放锅中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能健脾补肺,固精益肾,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属肺脾肾气虚不固者服用。

3.银耳雪梨羹

材料:银耳5克,雪梨10克,冰糖50克;

做法:将银耳雪梨放入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煎熬2~3小时,加入冰糖,直至银耳雪梨炖烂为止。

功效:具有润肺益气清肠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体弱多病者。

广州日报记者翁淑贤、任珊珊、伍君仪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宋莉萍、田乃伟(署名除外)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