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诗的”巡展亮相北京 北岛:边界外的想象与创造才是诗

来源:凤凰文化2016-07-26 14:29:31 北岛 边界 北京

7月23日,由诗歌岛主办的多媒体艺术展——“诗的”巡展@北京,在北京1+1艺术中心开幕。自2015年以来,独立艺术跨界活动“诗的”巡展已经在多个城市驻足,如今在北京的展出已是第四站。

众多的诗歌、文艺爱好者来到北京1+1艺术中心参加“诗的”巡展@北京开幕式

对于巡展的初衷,策展人郑轶表示:“诗意赋予我们感动,诗意是一种气氛,一种微妙的存在。诗意不为诗歌所专属,我们可以用文字语言固化下诗意,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如影像、绘画、装置……一切感官语言来表述。塔可夫斯基用电影作诗;肖邦用钢琴作诗;列维坦用油画成诗……他们用不同方式讲述着诗意的存在。我们想通过一些努力,尝试去触摸到‘诗’的本质,于是有了这场‘诗的’多媒体艺术展。”

“诗的”巡展策展人郑轶畅谈策展理念

办展初期,诗歌岛通过微信平台征集稿件,并特意邀请了一些知名艺术创作者参与其中。最终确定了46位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创作人。他们以“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的二十一位与会国际诗人的诗作为灵感源泉,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摄影、雕塑等多种方式表达文字中的诗意,让诗不但可以看得见,还可以听得到、触摸到、感受得到。这种多感官多维度的互相渗透跨越了对诗歌的诠释固有的边界,将诗歌的美感立体化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抵达的终点都是同一个所在——诗的本质。

正如“诗的”巡展总顾问北岛说的那样:跨越文明、文化、宗教和语言的界限,在边界以外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这才是诗歌。

观众在仔细端详美术馆工作者王安妮的作品《洗礼》

这种诗意的跨界不仅仅体现在对一首诗歌的感受与表达上,还体现在整个展览过程中。从筹备展览到展览进行中,“一切都在过程中”似乎是伴随其中的旨趣。“诗的”巡展不同于其它展览,这个展览的诞生本身也构成一次行为艺术。从翻译诗歌、甄选艺术家,到认领诗歌,再到各自创作,其过程充满了“不可确定性”,甚至至今仍在延伸、生长。这种不可确定性本身也充满了诗意与美感。当所有的作品汇聚到一个空间,“诗意”的氛围就将它们联结为一个整体,艺术作品与诗歌就在此互相碰撞,在这种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巡展所在的不同城市,又会发现“诗的”巡展在每座城市中都成为一个一个不同的展览,它试图去勾勒“诗意”与城市的连结关系,将展览本身与城市内涵相互融合,凝结为一首诗。

此次北京站新的看点与惊喜自于新注入的四位创作人————知名画家张啸天、雕塑艺术家霍云、乐队主唱祁紫檀、独立艺术家李晨翡。开幕式当天,马莉、朱子庆、莎日娜、Vivimi、黑荔枝、洛兵、夏超、荷香、郑轶、荒目等“诗的”巡展创作人集体亮相与观众分享了他们各自与“诗”相遇的故事。

“诗的”巡展部分创作人(左起):夏超、vivimi、荷香、洛兵、荒目、李晨翡、霍云、郑轶、莎日娜

开幕活动结束后,舞蹈编导、现代舞教师莎日娜携几位舞者,在纱幕布置的梦幻空间呈现了一场唯美的现代舞即兴演出,隐秘的诗意与独特的审美体验,就此拉开帷幕。

舞蹈编导、现代舞教师莎日娜带领多名舞者,为开幕式带来一场精彩的现代舞即兴表演

此外,在7月30日,“诗的”巡展@北京还将举办“以诗作画,诗在画中”的现场绘画活动,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展览,还有机会参与创作,尝试捕捉和表达心中的诗意。(曹瑀濛)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