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你没看到的镜头,主创都告诉我们了

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2016-07-22 21:40:14 故宫 文物 镜头

21日下午,《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三位主创人员来人民日报做客啦!

他们分别是纪录片的策划、前期调研梁君健,摄像师张华,剪辑师郭伟松。

三位创作者分享了纪录片幕后的故事,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我在故宫修文物》会不会有第二季?还有哪些遗憾?有哪些故事?快来了解吧!

怎么想到要拍这个片子?

据主创人员介绍,6年前他们就有这个策划,做了很多前期调研,原想做成08年拍摄的故宫纪录片的续集,后来没做成。201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逮着个好时机,又起死回生。这大概叫天时;故宫很配合,算地利。

怎么搭起伙来的?

缘分天注定,这份友谊绝非偶然。梁君健和郭伟松是清华师兄弟,他们与张华相识于遥远而神圣的喜马拉雅。三个人在山上冻得乱七八糟,哆哆嗦嗦捣鼓出了另一部很棒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从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应该就是人和了。

爆料一下:拍《天梯》时,郭伟松高原反应得厉害,跌跌撞撞从4800米海拔大本营下撤,身后是大家关切的目送。感谢神山当年没有收了他,我们现在才能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

在一堆国宝中架机器是什么体验?

“想多了,大机器、灯、其他人只能在屋外蹲着。”据主创人员介绍,平安是第一原则,文物可碎不起,拍摄时,只有摄影师进屋,只能用自然光拍,换镜头都得到屋外换。也不敢惊扰修复师们,前几天只看不拍,等他们习惯摄像机的存在了才开拍。

说实话,拍摄条件并不高大上,但造就了一种很贴近的叙述,拍出了匠人本色。

为啥在网上这么火?

能这么受欢迎也很意外。

不说教、平视角,不着力在知识传递,拍出了普通人的性情,感觉是加分项。

自己打多少分呢?

梁导、郭剪辑:90分!

张华:80分!

有什么遗憾?

据主创人员介绍,原本想拍修复师们的立体生活,生活中的他们也很有意思。但商量来商量去,家里都不太方便。修复师们人都特好,为此特别抱歉,后来我们怎么拍他们都不嫌烦。漆器组上山割漆我们也跟着,钟表组厦门出差我们也去,但他们出国学习就没办法了。

剪辑的过程,是痛苦的选择。拍了3个多月,150多小时素材,最后只呈现了1/60。

国内纪录片为啥佳作少?

据主创人员介绍,一方面是制作水平。工业水准还不够,分工不精细。外国同行一人只专一件事,我们得同时干十几件事。BBC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积累拍动物,有的摄影师一辈子只拍一两种动物,甚至获得动物学博士并四处开讲座。国内专业化不够,很多停留在爱好者、小作坊水平。

另一方面是市场化没起来。现在很大一部分是甲方片,某投资方一时兴起,拍完就完了,没有与观众挂钩,没有来自市场的反馈。只有遵循文化市场的规律,才能形成正循环。

还拍第二部吗?

想拍,在等下一次天时地利人和。(微信公众号“一撇一捺”首发)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