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西南交大校长“检讨”荐书单 换掉15本

来源:成都晚报2015-01-16 12:43:18 书单 校长

摘要:虽然学校推行阅读的本意很好,但2014年版书单的难度确实比较大,爱读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而且现在大学生活很丰富,一些同学更关注毕业、挣钱,逐渐放弃了对思考求知的兴趣。”

(原标题:西南交大校长“检讨”荐书单 15本书目被换掉)

今年元旦,西南交通大学推出了新版“96本经典阅读书目”。对比去年同期该校校长徐飞推出的“96本经典阅读书目”,有15本书被“下架”,换上了另外15本。

西南交大推荐书单为什么变化?校长徐飞有什么样的反思?晦涩的经典书籍到底该怎么读?

“下架”了啥书 近5成是晦涩哲学类

去年1月1日,西南交大校长徐飞推荐了一份由96本经典作品组成的书单。徐飞推荐这份书单,是希望交大学子能完成这些人文思想著作的阅读,推进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学校鼓励大学生读书阅读的激励举措,赢得社会各界的称赞。

2015年版书单中,《神曲》、《哲学通信》、《正义论》、《实践理性批判》、《逻辑哲学论》、《美学》、《社会契约论》、《资治通鉴》等15本书目“下架”,其中近5成属于哲学领域相对晦涩的专著,剩下的则是通史类、文学作品。

新增的书目,则是诸如《小王子》、《围城》、《雪国》、《瓦尔登湖》、《大数据时代》等文学、社会类名著。虽然新增的也不乏《爱弥尔》、《历史哲学》、《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人性论》等涉及美学、伦理学的哲学名著,但与去年出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巨头”的其他专著相比,新增书目的难度显然降低了许多。

推荐书单类别 2014年版 2015年版

哲学、心理学类 40% 35%

文学教育类 30% 35%

历史传记、通史类 20% 20%

自然科学类 10% 10%

大学生心声 “书单是好,但不适合”

对于本科大学生来讲,“下架”的专著真的很难阅读吗?从学生读后感的发表情况能看出一些端倪。

今年,西南交大在官网曾分析了“经典悦读”征文活动的开展情况。全校师生966篇的投稿文章中,有61%与“96本经典阅读书目”上的书有关,其阅读心得集中于《乡土中国》、《中国哲学简史》、《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全球通史》、《鲁迅选集》等涵盖社会学、哲学、传播学、历史学的通识类书籍;如《社会契约论》、《实践理性批判》、《源氏物语》等部分“下架”专著,尚未有读后感发表。

“比如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就没有完全知会其意。”西南交大艺术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大一学生杨怡静表示,虽然学校推行阅读的本意很好,但2014年版书单的难度确实比较大,爱读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而且现在大学生活很丰富,一些同学更关注毕业、挣钱,逐渐放弃了对思考求知的兴趣。”

该专业的学生曹金也说,像《国富论》、《论自由》这类书要看好几遍才能读懂,但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类小说就非常轻松。

“我也关注过交大这份书单,入门通识类的书籍太少,而专业类晦涩的著作太多。”四川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三年级罗同学说,他曾3天才看完《正义论》的前言部分,遑论写出读后感,“之后我找准方法,先从通俗易懂的经典书入手,才慢慢入门的。”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