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重庆马铃薯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来源:重庆日报2015-01-09 14:04:21 马铃薯 重庆 新机

昨日,巫溪县朝阳镇绿坪村的马铃薯种植大户张友金特别兴奋——他刚计划把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两百亩,就听到农业部要力推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的消息。

1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表示,今后要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作为重庆山区“三大坨”之一的马铃薯,将迎来怎样的机遇?

粮菜兼用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是我市山区群众的重要口粮之一。

“马铃薯是我市发展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中比较效益较高的粮油作物。”市农委粮油处处长袁德胜说。

近年来,春季马铃薯的售价一般保持在每公斤2元左右。去年,在巫溪县尖山镇百步村,村民刘功培种的马铃薯亩产2600余公斤,1亩就卖了5000多元。这些马铃薯,更多的是走上餐桌,成为一道菜。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作物。”市农技总站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振霖说,随着健康风潮兴起,不少市民还将马铃薯与米饭一起蒸,在不知不觉中替代了一部分大米。

潜力巨大

在我市,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折算下来,其产量在我市粮食总量中只占10%左右。

“这也意味着马铃薯在我市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袁德胜说。

目前,我市春季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有4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山区。要在这一季扩大面积,很可能要与其它作物“争地”。

而于每年12月至第二年4月采收的秋冬马铃薯,则主要利用我市秋收后的冬闲田和良好的秋冬光照资源种植,面积一般在100万亩左右。

“春节前后收获马铃薯不算太费劳力,而每公斤售价还可达3至4元。”巴南区石龙镇金星村村民刘正龙说,算下来一亩地也能得到两三千元的收入。

袁德胜表示,我市秋冬马铃薯还有100万亩的潜力可挖,其分布区域主要是渝西地区,以及渝东北、渝东南的低海拔区域。

此外,良种与良法的配套,马铃薯在单产上还有作为。

目前,我市马铃薯亩产水平在1130公斤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良种再配套良法,我市马铃薯单产再增加10%至30%不成问题。”黄振霖表示。

迎接机遇

机遇就在眼前。

从生产环节来说,眼下我市脱毒种薯的使用率只有20%左右,这种可以带来更高产量的种薯,却受我市育种能力限制而“一薯难求”。

马铃薯“身份”转变的消息,或许将给我市普及脱毒种薯带来机遇。

“未来重庆马铃薯的发展,还需要提升储藏和加工能力。”黄振霖说。

巫溪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舒进康告诉记者,马铃薯收获后,因为通风、潮湿原因造成的损耗,往往高达10%。这需要政府支持有实力的业主修建专业的储藏库,大幅减少由储藏不当带来的损耗。

与此同时,黄振霖表示,我市马铃薯加工大多是制成淀粉、粉条,在食用的多样化方面“花样不多”,需要食品研究机构、美食家们不断创新,增加市民对马铃薯的喜好,最终通过市场的带动,引导我市马铃薯真正担负起“第四大主粮”的重任。(罗芸)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