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5-12-30 13:29:02 人民日报 地方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历来备受关注。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在2015年,有关30个省市自治区的81篇报道,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需要说明的是,此次统计只针对头版头条对这一地区的单独报道。
观察这些地方新闻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发展 、环境污染治理、民族地区发展、扶贫等方面。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研究员詹新惠表示,“党报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选择这些地方新闻进行报道,也体现出人民日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各省市做的可圈可点的工作进行报道,也有利于鼓励好的经验在其他地方推广。”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2015年“成功抢到”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省市县甚至村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哪座小村庄强势登上了头条?
2015年2月1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临近春节,“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强势”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赤溪村是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一个畲族行政村,文章报道了该村如何变身小康村,畲族群众脱贫致富。
纵观整个2015年,“精准扶贫”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热词。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要实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
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签订责任状。
11月底,“十三五”规划建议正式公布。建议提出,到2020年,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福建的赤溪村,是2015年唯一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县级以下基层地方。其实,《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发现,在这一年有幸“抢到”这一位置的县(市)级地方,也是凤毛麟角,只有福建东山县、陕西洋县、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西藏岗巴县这4个县。
哪几个省级以下地区上了头条?
2015年,共有11个省级以下地方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不过其中又包含了4个副省级城市(武汉、深圳、青岛、大连)和1个地级省会城市(郑州),剩下的普通地级城市,也只有广西百色、四川绵阳、江西赣州、浙江湖州、江苏苏州和河北秦皇岛6个城市抢到了头版头条。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分析发现,上述11个地方登上头版头条的新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关系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例如,4月26日的《以人为本 城乡统筹——郑州大棚改 家门口城镇化》,7月5日的《政策落地内力增强 振兴发展纵深推进——赣州三年大变样》。
2、绿色环保,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例如,8月6日的《十年不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绿”“富”谋共赢》。
3、通过创新释放活力。例如,6月8日的报道《科技型企业超3万家 商事主体超170万户——深圳迈向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对深圳创新引领城市转型升级进行报道。文章透露,深圳全市目前累计商事主体超过170万户,这意味着,深圳1500万市民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创业。
头条上的直辖市,都报道了什么?
以下表格,是2015年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四个直辖市的新闻统计。
1、简政放权,激发活力。2015年初,在中国政府网推出的“网友最关心的十大政策”票选活动中,“简政放权”位列第一。例如,4月11日,天津因简政放权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以《放活不放任 管好不管死——天津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为题,对天津的简政放权成效进行了报道。文章透露,截至今年初,天津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0万户,超过1/5为去年新增,其中民营市场主体超过98%。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多个百分点。
2、制度改革,释放活力。上海分别以经济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两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4月18日的《浦东:做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报道了上海浦东率先进行自贸区试验,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迅速地向北、向南次第落子,进入更大面积的试验操作层面。5月19日关于司改的报道《上海司改,数字背后的体制突围》。
哪个省(区)抢到的头条数最多?
通过统计,《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发现,在2015年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29个省份中,浙江和西藏6次登上头版头条,频次最高。山东以5次登上头版头条紧随其后。福建、江苏各有4次登上头条。
各省头条数分布地图
各省头条数统计图
什么主题容易登头版头条?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结果归纳发现,在2015年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地方新闻,其主题集中在5个方面。
主题一: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如何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告别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各地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5月23日的头版头条《速度放缓 增势未变——山东:实体经济根深叶茂》。文章开篇这样写道:“山东省一季度数据或不算漂亮:GDP同比增7.8%,速度总体放缓,低于全年8.5%目标。但实体经济的参天大树,却正在绽放新枝嫩叶。”
主题二:改革,释放活力
1.简政放权
老百姓对简政放权成果的切身感受是“证明不开了”“费用少交了”“‘衙门’好跑了”。简政放权,在理念上,要确立当好“服务员”的观念,在方法上,做到“放管”结合,这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
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放活不放任 管好不管死——天津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对天津简政放权进行了报道。文章以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用一个煎饼果子讲述天津简政放权前后变化的一段话开篇:“我们的煎饼果子,过去原料是农业部门管,加工是质监部门管,卖时是工商部门管,吃出问题是食药部门管,也就是生产、流通、消费分多部门管。现在,多部门组建了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实现了一个部门管市场。”展现了天津的简政放权。
2.创新创业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一直是中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6月8日,深圳再次因改革创新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文章以《科技型企业超3万家 商事主体超170万户——深圳迈向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题,对深圳创新引领城市转型升级进行报道。文章透露,深圳全市目前累计商事主体超过170万户,这意味着,深圳1500万市民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创业。
3.司法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改革试点的框架性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绘就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上海司改,数字背后的体制突围》一文在5月19日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以个体命运改变展现了上海这场司改体制突围战。
主题三:主动调整产业布局,契合国家重大方针战略
1.“互联网+” 转型升级插上翅膀
2015年,“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之一。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6.2%,其中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3.6%。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与互联网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70.9%,远高于同期全国市场主体15.4%的增幅。
1月29日和6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分别刊发《广东引导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全省八成以上流通企业触网》和《贵阳 大数据正拔节》。
2.一带一路,开启合作互利共赢之窗
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绘制了清晰的蓝图框架,在沿线各国努力下,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一些早期收获项目已经成形。“一带一路”开启了一扇沿线国家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机遇之窗。
《福建构筑海上丝路桥头堡 》 一文3月19日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福建力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沿海、沿江、沿边,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广西“双核驱动”动力足》和《云南释放一带一路魅力》分别刊发在3月20日和10月10日的头版头条。
主题四:改善社会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治理环境污染
1、2015年,不少省市的民生举措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例如,4月12日的《解农民之忧 排农村之难 促农业之变——山东 供销社变身“三农管家”》,5月3日的《投资600多亿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内蒙古 让所有村都变个样》,7月5日的《政策落地内力增强 振兴发展纵深推进——赣州三年大变样》等等。
2.关于环境污染的治理。1月26日的头条版头条《湘江治理再出发》,报道了湖南对湘江的保护与治理。4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大美青海报春归》,报道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8月6日的《湖州“绿”“富”谋共赢》,报道了湖州的生态文明建设。
主题五:扶贫、住村、促团结,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2015年,人民日报头版对关于扶贫进行不少的报道。除了2月15日的报道《回访赤溪看畲乡》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外,11月13日的《举全省之力 集全省之智——贵州打响扶贫攻坚战》,11月22日的《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青海扶贫 啃下一块一块硬骨头》等等。
新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一年,2月23日《7万住村干部办好事上万件》的文章刊发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介绍,新疆首批7万余名住村干部深入基层,为农牧民办好事上万件,基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2015年,人民日报开启了《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系列报道,5月14日的《西藏: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8月10日的头版头条《西藏:美美的日子 满满的幸福》,8月25日的头条头条《西藏跨越发展 彰显国家力量》等。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芳菲 刘烨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