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本网原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专题 > 民生发展论坛 > 本网原创

李伟阳:四个驱动下的企业环境保护

2014-07-03 16:34:49 环境保护 企业

摘要:“乱世用重典,盛世治未病。在落实企业的生态责任方面,我们正处于从用重典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化的阶段。”在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李伟阳说。

“乱世用重典,盛世治未病。在落实企业的生态责任方面,我们正处于从用重典治理向智慧治理转化的阶段。”在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李伟阳说。

他认为,企业要做好生态保护,要注重有4个方面的驱动:理念、管理、绩效、环境。

在李伟阳看来,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在企业的决策、运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会产生哪些消极影响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的控制与积极影响的弘扬之道?以及我们的实现方式或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虽然延伸的比较多,总结一句话是理念驱动。在决策和运营过程中,这是企业首先要秉持的理念。”他谈到。

除了在理念上要时刻秉持生态理念外,李伟阳认为,企业的生态责任内生于企业运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制度安排的结果。这个制度安排不仅包括软性的,同时也包括硬性的。所谓软性的,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使命等,而硬性的则是我们的制度体系。

他建议,从软和硬来着手,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决策机制里,落实到流程里,落实到管理体系中,落实到制度体系中。“通过这种制度的力量,从管理上来保证一个组织的行为能够担负起生态行为。”

即便如此,组织的行动不意味着组织本身的结果,而是跟它利益相关因素互动、博弈的结果。互动的结果与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是一个互动的结果。社会治理体系包括法律治理体系、道德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等。

由于对同一个问题,专家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看法,谁也不可能提出一个终极的方案来。李伟阳认为,应建立永远的对话机制、确保多元化声音的对话。任何一个方案,履行我们的生态责任,创造我们的环境价值,需要不断的对话过程,不断的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要有不同的声音,要有倾听不同声音的机制存在。否则的话,今天提出解决之道,明天可能是毁灭之道。”李伟阳提醒道。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与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息息相关,要求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令李伟阳担忧的是,现在人们很少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李伟阳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分析说,导致这个问题,首先是市场治理失败,根源在于这个市场是一个价值榨取型的。其次,在低端阶段时,企业不靠造假就不能生存时,说明政府治理已经失效。

此外,媒体没有能力来发现它,说明媒体治理也已经失效;同样,消费者身受大头娃娃之苦,却没有力量,说明消费者自己的维权机制也已失效。

“一个失败的社会,注定没有成功的组织,所以,一定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重新来思考组织的运行之道。”李伟阳认为,不能把失望都归因于市场,要把市场、政府、媒体、消费者调动起来,要靠各方的互动之道,互相对话、互相博弈、互相合作,通过这个过程,重新来沉淀我们的治理之道。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