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园林,城市的生命线

来源:民生周刊2014-10-27 16:55:32 生命线 园林 城市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只是挂在墙上,城市绿线城市绿地经常受到破坏,建设单元的绿地率多数情况下无法按规范执行,已建的公共绿地往往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4月23日,园林工人在河南省宝丰县西环路为青桐树钻孔“打针”,以防止白絮扰民。

“贵的树要几十万一棵,便宜的也要几百元,但经常种下去之后,活不了多久。”算起现在各大城市的“绿化”账,中国风景园林协会常务理事张广增连连摇头。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城市绿化的投资逐步增加。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截至2014年3月,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2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9.3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6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0.46平方米。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39.59%和35.72%。

但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品种单一、成活率低等现象很普遍。“成效是巨大的,问题是严重的。”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张乔松这样概括。

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如何让城市更宜居,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管理者面前的最要问题。

城市的生命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而城市化速率,从解放初期的年平均增长0.6%提高到改革开放后的1.1%。

“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让大自然受到破坏。”在第六届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上,张乔松提出。建筑道路侵占了原来的农田山林,动植物在急剧地减少,而垃圾和污染在急剧增加,空气变得越来越不能呼吸,癌症等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城市病”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

在张乔松看来,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潮时期,唯一一个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宜居家园的便是园林。

但园林与城市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城市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很多大城市的土地甚至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建筑与园林争地的情况经常出现。园林不能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用地在开发中被占用是常有的事情。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只是挂在墙上,城市绿线城市绿地经常受到破坏,建设单元的绿地率多数情况下无法按规范执行,已建的公共绿地往往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园林行业工作40余年,对于这一现象,张乔松无可奈何。这也是很多城市园林管理部门的苦水。

“园林是城市的生命线。”张乔松强调。但这个生命线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

张广增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正常人需存氧7.5公斤,1公顷的绿地满足1000人的需要。城市现有的绿地最多能满足人的需要,但我们还有这么多汽车、燃煤等需要耗氧。”

虽然空气可以在城乡之间流动,但是一旦城市的二氧化碳过多,便会出现“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这个问题,城市里的人等于在一个二氧化碳的大棚里生活。”张广增说。

绿色植物是唯一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并起到固碳作用的东西。据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院副教授丁蕴静研究,绿色植物还有杀菌、净化水质、净化空气、降温保暖、防尘固沙、降低噪音等生态作用。

按照张乔松的说法,城市化和园林绿化是一对典型的对立统一关系。但如何使这对“冤家”对立少一点,协调多一点,需要各级政府及园林人的努力。

 

“好景不长”

虽然近年来城市绿地在扩张,但在张乔松看来,目前获得重视和较快发展的多是一些政绩工程和美化工程。

大多数城市开展绿化,考虑的是城市的景观。“我以前参加一些地方政府的会议,总有人提:不能栽点好树吗?”张广增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什么是他们所谓的好树?就是贵的、远的。”

如郑州曾大量引进香樟树。香樟是适合南方的树种,而郑州已经处于临界线了。“南树北种”之后,冬天一场寒流,就有可能让这些树一夜死亡。

还有一些城市对路边的树栽了挖,挖了再栽,反复折腾。栽什么树,全凭领导的喜好。“很多城市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条街道,280棵树,连栽三年都栽不活,但这条街道原来有大树都被砍掉了。”张广增说。

在张广增看来,现在城市园林最严重的问题是土壤。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陆生植物都要依附于土壤。但现在城市的土壤密度加大,土壤中的孔隙没有了,含水量等急剧下降。”

据他分析,现在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地基越来越深,垂直压力、侧压都加大了。而很多城市,尤其是在北方,地下水开采过量,地面下沉,土壤环境发生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随之大量减少。

近年他还发现很城市土壤出现盐碱化。“具体原因目前还有准确的研究成果,但应该跟地下水位下降,大量人工浇水有关。”

在这种土壤恶化的情况下,城市绿化植物普遍生长不良。各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大树倒伏、生长季节树叶早期黄化等现象也常出现,这让张广增等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先生态后景观

“一路一树成一景已经不合时宜了。”张乔松说。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排列得整齐统一,公园大量模仿西式的图案式园林,忽略乔木和树荫,搞规则树阵。这样看起来更加和谐,很多城市采用了这种做法。但这种以景观为目的的布局隐含了很大的风险。

据他研究,如果一条道路种一种树,发生病虫害后树木死亡风险是100%。如果种两种树,树木死亡的风险则是50%。树种越多,虫害发生时树木死亡的风险越低。

张乔松一直提倡“本地植物、本地苗源,健康大树、健康园林”,建议进行合理的植物规划,实行植物准入制度。“必须种植植物规划里许可的植物种类,不经过长期引种试验的本地植物、外来植物及未经植物规划认可的植物一律不得进入本地的园林绿化工程。”

“城市绿化应该先考虑生态效应,再考虑景观效应。”张广增说。

长沙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黄哲向《民生周刊》记者坦陈,“长沙虽然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病虫害,但病虫问题也经常出现。长沙的自然禀赋好,植物的生长能力强,但园林人员对病虫害的认识不够,技术观念也比较落后。”

近年长沙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这给园林管理局的绿化工作带来重大挑战。他表示,目前有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今后植物保护也会进行专项规划。

“城市规模越大,要考虑的不仅是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生态效应,合理、多样的园林布局,生态效应更明显。”(记者   罗燕)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