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往届回顾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专题 > 民生发展论坛 > 往届回顾

第二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民生网2015-07-10 16:06:30 发展论坛 中国 民生

摘要:2014年6月2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守护身边的蓝天碧水”。

2014年6月2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守护身边的蓝天碧水”。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出席本届论坛并宣布论坛开幕。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谢国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龚建明、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吕克勤等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广州市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论坛得到了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环境形势严峻

“近几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资源环境日益趋紧,生态破坏日益加重。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部分区域和城市雾霾等极端天气或污染增多,严重影响民众身心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龚建明表示。

2013年,北京PM2.5平均值约是90微克/立方米,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平均PM2.5数值在10微克/立方米以下,欧盟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日本为15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过一个公告,把全球1600个城市,从2008年到2012年的PM2.5和PM10两个指标做了统计,画了一张图,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PM10 的监测,还没有PM2.5监测,但我国很多省会城市进入了统计,排名均靠后。这张图显示了中国、印度、伊朗形成了亚洲的大气重污染区。

“问题积重难返。”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经济高速增长期。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二次是1992年到1997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才开始下降,这一次发展对环境破坏很严重;第三次是2002年到2008年,对环境冲击非常大。

“从民生上来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承受之痛。根据我们的研究,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涵括了燃煤、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扬尘等,如今的环境问题是污染整体爆发的结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在论坛上表示,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非常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整体性质并未改变,还是环境处在重污染之下,形势依然严峻。

是否应该环境优先?

“实际上过去几十年我们走的路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追求物质生活的一条路。这条路有它的历史客观性,关键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种靠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永远走下去,长期繁荣下去。”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

“环境优先就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时,需要经济发展让位于环境保护。”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表示,他是坚定的环境优先论支持者,认为中国已经走到了必须坚持环境优先发展战略的时候。

“我们现在是不是到了要环境优先的时候呢?我认为已经到了这个转折点。”王灿发表示,目前我国在经济上、立法上,都具备了经济发展以环境优先的基础。

在论坛现场,来自各个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我国是否要开始实行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意见并不完全统一。有一些专家认为,环境保护是必须的,但经济发展更是必须的,经济发展是否应该让位于环境保护,还值得商榷。

“发展永远是硬道理,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民生,不是为了追求单纯的GDP,我们的经济水平还很低下,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还有几千万人口温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发展,而应该用经济政策引导我们的经济主体转换发展方式

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下,我们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

尽管现场专家对是否经济发展应该让位于环境保护持有不同观点,但在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应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却是现场专家学者的共识。

守护公众的环境权

“我国的环境保护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就是这次新环保法所确定的最大方向之一,扩大公众的参与,全民参与。”夏光表示。

中华环保联合会自成立之日起,便站在了公众环境维权的第一线。成立9年中他们深入污染现场,深入人民群众帮助处理了668件环境污染案件,解决了352起环境污染问题;实践了17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实现了环保民间组织可以为社会环境公共利益代言,并维护其权益的目的。

来自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吕克勤副秘书长在论坛上表示,地方保护是制约环境执法和环境维权最大的瓶颈。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短视发展模式,使群体与企业、百姓与政府、社会与环境的矛盾加重和激化,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些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保护政策在执行上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对环境违法企业视而不见、查而不处。排污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所有这些不利因素,使得国家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恶化仍在加剧。

“维护环境权益要进入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有几十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却缺乏对公众环境权的明确保护,我们建议将保证公民环境权益写入宪法。”吕克勤表示,今年修订出台的环境保护法虽然没有明确给环境权的概念做出一般性的规定,但规定了公民享有具体的环境权利,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公众环境权益的重大进展,有关部门要切实通过各种行政措施来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和畅通渠道。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国家985工程的支持下,与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合作,建立了一套民生发展体系,编制了一套民生发展指数,每年都会以不同的主题对中国各地的民生发展进行动态研究和测试,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在第二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的院长唐任伍解读了即将于9月正式发布的《2014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报告以中国梦为主题,并将中国梦拆分为教育中国梦、收入中国梦、医疗中国梦、养老中国梦、居住中国梦、生态中国梦、安全中国梦等七个方面。

唐任伍介绍,今年他们用研发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民生发展进行评价和排名,其中生态环境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记者 丁筱净)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