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沉思9号文:万一缺电呢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5-07-10 10:04:22 沉思9号文:万一缺电呢

在很多人看来,时间为中发9号文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下发时,又迎来了电力市场化的绝佳窗口期。

近两年来,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工业用电量持续下降。根据中电联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8%,增速同比降低5.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0.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9%。

高载能工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其负荷迟迟不见起色。1-5月,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7%,增速同比回落6.0个百分点。

与用电量下滑相对应,发电装机则在增长。截至5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3.5亿千瓦,同比增长8.8%。其中,水电2.67亿千瓦,火电9.3亿千瓦,核电2105万千瓦,并网风电10320万千瓦。

一般认为,电力宽松时期是推行电力市场化的有利阶段。理由是,供大于求有利于规避电价上涨的风险,很适合引入竞争机制。发电企业也愿意降价争取多发电。今年前五个月,发电企业的利用小时持续降低。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1813小时,同比下降186小时,降幅比2014年同期扩大169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7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下降。发电企业负责人喊话:发电行业已经进入了“过剩经济”时期。

“这样的竞争结果就是竞争降价,可能会下降到发电企业都亏损到没有投资欲望了。”一位专家判断。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引入竞争机制前应该看得更长远,考虑更多。

在过去,中国电力工业始终在紧缺、宽松之间周期性切换。也因为这样,这个行业的资深专家在90年代初就悉心教导,“电力要超前发展”。这个行业也经历过不少教训,“三年不上火电”、“五年不上火电”等决策导致行业在短短三年间从宽松转换至紧缺。

在推行“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改革时,决策者和主事者亦要深刻吸取过往的教训。“这些教训,电力企业的很多人都经历过。但政府官员就不一定了。”一位专家直言。

在现阶段,改革是必须的,放松价格管制也是必要的,引入竞争机制毫无疑问也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一个习惯原有体制的系统来说,改革应该对风险作更全面的评估和预案。

如果经济好转,经济增长重回正常轨道,那么电力工业将是另一番景象。一位长期从事电力营销的高管说,如果经济继续以中高速增长,这些装机剩余不满两年就会被吃掉。剩余的机组被新增负荷吃掉,之后就意味着缺电。发电侧价格放开管制后,缺电环境下的发电企业自然会寻求涨价。“放开两头后,电价上涨的风险将会非常大。”如果每度电涨价五分钱,使用电网供电的所有铝厂都会关门。一家以铝业为主业的央企在一篇内参中说电费占其产品成本的50%到55%之间。“中国的经济非常依赖较低电价的支撑。”上述高管说。

放开两头后,国家不能再直接调控电价。电价这一指标在经济活动中依然重要。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创造较大的红利,以示达到改革效果。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如果放在一个长周期内,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波动。这种波动不再由价格主管部门调控或者舒缓。面对潜在的风险,改革者必须做好相关预案。

一定会有电力市场专家说,既然是市场化,电价一定会有跌有涨,不要因为涨就害怕。这种观点明显是对的,但是对的观点在不同立场看来可能并非如此。在政府官员看来,这样的结果就不能接受。在诸多改革方案的吹风信息中,政府官员一直在向大众传达一个信号,改革即会降价。在官员本身的认知里,改革就必须降价,否则不能体现改革红利。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他们极为可能没有预想到经济反弹的风险。那么等到下一个电力供需周期重现,工业经济如何应对缺电的环境?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