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产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产经

青海有能力走在新能源革命的最前列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5-06-19 17:02:35 青海 新能源 前列

温室效应、冰川融化、空气污染……

二十一世纪,当环境和能源等问题扑面而来,强力挑战着人类的进步、发展与文明,新一场大规模、以风电和光伏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毫无退路地到来了。

围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低碳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记者有幸在2015“青洽会”期间采访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何继江。

作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内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组专家和“国家低碳发展宏观战略”课题组专家,何继江首先以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去年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内容展开了话题。

他说,根据这次的评估报告,过去150年来,全球的平均温度持续上升并加速,极大影响了地球气候的变化。而伴随这一变化,将带来冰川融化、蒸发量增大所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和水安全问题以及台风、暴雨等灾害。对于青海而言,冰川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样的一个危机和挑战,应该是十分震撼和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和重视的。他介绍,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由化石能源所造成的。当前,在国内东部地区,碳排放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倍,造成了严重的雾霾等环境问题。而在西部地区,随着煤电等化石能源基地的不断开发,也将带来十分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青海地处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及其重要。近年来,青海高举生态立省的旗帜,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期待着,这里的蓝天白云能够长期保持下去,给其他省区以榜样和希望。

谈及低碳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何继江说,西方发达国家这方面意识比较早,可以说,能源供给、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成为了欧洲能源转型的三大驱动力。举个例子,现在在丹麦,风电已经占到了整个国家电力系统的30%以上,而且他们还提出目标:2020年,电力消耗一半来自于风能;2035年,电力和供暖由可再生能源提供;2050年,丹麦能源系统中只有可再生能源,不再有化石燃料。这是目前为止,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到2050年,就完全不需要化石能源”的国家。同时,其他的一些欧洲国家进展也很快,比如德国,2014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已达约25%,而且德国人坚信,未来将完全依靠风电和光伏承担起整个国家的能源供给重任。前不久,G7集团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要推动全球经济在本世纪末实现低碳化。也就是说,希望全世界不再使用化石能源。

何继江说,国内方面,中国的低碳发展面临着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最重要的标志是去年的11月12号,中国和美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且,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到一次能源结构的20%。可以说,这件事情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也极大地树立了中国在气候变化这个领域的国际声望。此外,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又出了一个研究报告,叫做“2050年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及路径研究”。报告提出,到2050年实现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就是我们的一次能源结构当中要有6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当中要有8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这是对我们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有激励效果的一个研究成果。

何继江说,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而此次工业革命的宗旨,就是要大量创造出新的可再生能源。过去以碳燃烧为基础的工业模式已走到了转折点,必须改变。

针对青海实际,何继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说,青海具有能源转型的良好条件和基础,这里有着丰富的水电、风力和光伏资源,并且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应当进一步加大风电和光伏的建设力度,并以丰富的水电这一独特的优势资源作为调节。同时,可以借鉴德国等国际上最新的一些能源互联网的技术成果,把这些技术进一步系统化,必将对青海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巨大的作用。他说,依托资源的优势,增强胆识和魄力,青海有能力走在新能源革命的最前列。我建议青海提出,成为中国第一个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省份。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实现部分可再生能源城市的建设。青海的资源条件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

在产业转型方面,何继江提出,青海应大力发展食品、旅游等相关的低碳产业,以生态补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锂资源,抓住电池产业新一轮爆发期的重大机遇,围绕锂电池产业,引进国内、国际一流的研发单位和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进一步将产业做大做强。他说,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的举办,既可以扩大青海的影响力,拉动高原旅游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锂电池产业发展,一举几得,应当全力打造,最终形成一个知名的国际品牌。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