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经济头条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经济 > 经济头条

实事:专题询问破解民生困局

来源:民生周刊2015-06-01 09:31:40 实事

摘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胡绪鹍说,民生问题“社会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如果每年抓住一个议题,集中力量推动解决,工作就更有成效。

立夏刚过,武汉气温直冲32摄氏度。以往,肉铺经营户李火清早就开始发愁,由于村里电压负荷太小,冷柜经常罢工,一到夏季更是成了摆设,眼睁睁地看着鲜肉变色发臭。如今,李火清再也不用担心高温影响生意。两年前,武汉在全市200多个革命老区行政村进行水电路综合治理,数十万百姓告别“低电压”,用上舒心电。

这一变化得益于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自2012 年起,武汉市人大常委会抓住民生议题,从小事入手,由细处发力,坚持“一年一事一议”,以人大代表为桥梁、以代表工作室为阵地,专题询问所到之处,民生困局迎刃而解。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胡绪鹍说,民生问题“社会有所呼、人大有所应”,如果每年抓住一个议题,集中力量推动解决,工作就更有成效。

 

革命老区精准扶贫

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由于诸多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武汉市革命老区主要分布在黄陂、新洲、江夏、蔡甸,户籍人口122万,是湖北省贫困地区。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大,“低电压”等供电问题突出,1/3的村不能正常供电。不少村“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普遍存在“行路难”问题。

2013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再次聚焦民生,将改善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议题后,市政府投入60余亿元对200多个革命老区行政村进行精准扶贫,重点改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老区人民生产生活品质。

时隔两年,新修的通村硬化路面,悬挂于村屋墙壁的智能电表,一台台坐落于田头村间的变压器……专题询问带来一连串行动,老区乡间变化显著,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产业发展也跟上来了。

渔樵村村民窦耀斌回忆,以前每遇夏季洪涝季节,村里低洼稻田就会被淹,部分鱼池里的鱼被雨水冲走,农民损失惨重。旧泵站排涝水平和效率太低,七八个劳力40分钟才能灌起引水,一年光电费就要14万元。现在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闸刀一合几分钟开始排水,惠及3个村7000多亩田。

经过水电路综合治理,老区农民生产生活走上正轨,养鱼种菜生意平稳,环境一天天变好,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落户,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两年前,一家农企进驻新洲区仓埠街金岗村,引导当地村民生态养殖对虾,使部分大龄村民就近就业,同时大大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金岗村党支书金连胜介绍,村里养殖的对虾已成为武汉各大酒店抢手货,也是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新洲区凤凰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为典型丘陵山岗地貌,是武汉市自然条件最差、经济最贫困的镇之一。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后,该镇引进一家茶叶公司,将6000多亩荒山荒坡变成绿意盎然的茶园。公司通过产业带动扶贫,吸纳当地农民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

“今日关圣村,面貌大改进;修建水泥路,道路宽又平;环境搞绿化,荒山变茶林;引进开发户,群众增资金;以往欠国债,如今亏变盈;从前贫困队,现在富贵村……”凤凰镇关圣村温百应老人写的这首打油诗,成为专题询问后老区大变脸的真实写照。

 

创新养老模式 

在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道江林福利院,该院推行“生理养老+心理养老”服务模式,经常组织谈心,倾听老人的内心世界。2012年,首次专题询问确定养老议题之后,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6个调研组,分赴全市各区进行调查了解,走访各类养老服务机构70多家,召开座谈会16次,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对该市养老事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养老是重大民生问题,不仅事关老人尊严,还牵扯到子女的幸福。“五一”假期,新洲区汪集街冯铺村互助中心挤满了人。两年前,冯铺村成立老人协会,将村里60岁以上有动手能力的老人组织起来,与就近的工艺花企业牵线,老人在休闲娱乐之余通过扎花获取报酬,实现劳动、收益、保健、养老四重功效。目前,冯铺村互助中心运营模式已在湖北省推广。

养老议题的专题询问,有力地推动武汉市政府对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等“高层设计”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不少养老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集约型养老服务。如阳逻开发区公开招聘医护人员,负责区内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康复护理,实行同等享受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政策,这种养医结合模式深受好评。

今年,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再次被纳入武汉市政府“十件实事”,进行绩效管理考核。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武汉市逐步完善。

 

改造市场惠及百姓

百姓“菜篮子”丰不丰富,价格公不公道,买菜方便与否,关乎家家户户。2014年,武汉市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将治理规范农贸市场作为询问议题。其后,市区政府、市场开办者累计投入6.67亿元,升级改造310家农贸市场,新建38家农贸市场。

走进江汉区杨汊湖菜市场,摊位招牌整齐统一,地面铺设了地板砖,排污系统一应俱全。保洁员来回清扫,市场监管员不断巡查。熟食摊内设置了空调,豆制品间和肉类区有透明冰柜和保鲜冷柜,活禽经营和现场宰杀摊点被取消。

武汉市硚口区观音阁菜市场位于闹市区,周边老小区、医院、商业街纵横交错,是升级改造难度较大的集贸市场。在工商、城管、食药、农业等11个部门合力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完成了蜕变。市场大门入口处设有直饮水龙头和公平秤,还设置了休息长凳和便民箱,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公示牌、产品价格公示牌等信息在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考虑到附近有一家盲人医院,市场设置了盲道,墙壁上安装了导盲铃,还配备了专门的导盲员。这是江城首个导盲农贸市场,极大方便了残疾人士。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成发表示,询问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民生热点,将专题询问这种监督方式规范化、常态化。 (吕友明   舒珍珍)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