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2025-07-11 19:35:59
莫 荣
养老金关系亿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对于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既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购买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也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自2005年以来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在当前国内经济承压、不确定性上升的大环境下实为不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
今年调待方案确定了2%的全国总调整比例,这一水平与去年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和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增幅基本相适配,能较好实现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调待目标。具体到退休人员个人,我国没有采取像国外那样对所有人统一按单一比例调整的方式,而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最终的调待幅度由这三部分加总来决定。具体而言,定额调整是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不论基本养老金水平是高是低,都按统一的金额上调。挂钩调整是指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关联进行调整,前者体现长缴多得,后者体现多缴多得。因为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挂钩调整金额会存在差异。适当倾斜是指适当提高部分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水平,包括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体现了对重点群体的关怀。从这三部分构成看,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主要体现公平性,调整效果对于基本养老金水平居于中低档的退休人员最为显著;而挂钩调整主要体现效率,以激励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长缴费、多缴费。
这就意味着,按照上述办法,每个人的基本养老金实际增长比例并不相同。比较而言,基本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其实际调待比例较高,体现了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导向。这一做法能更好地兼顾公平和效率,与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办法也适配,既能适当照顾基本养老金水平低的退休人员,又能鼓励参保人员长缴、多缴,促进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从我们调研的一些地区的数据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收入的基尼系数(反映收入的相对差距)因养老金调整而逐步缩小。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的惠民性和公平性。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既关乎数亿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影响着数亿在职参保人员对未来养老生活的预期。因而,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同时,适度向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倾斜,这有助于惠民生、稳预期、促消费、畅循环。
(作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1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