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7-10 19:02:10
“工伤保险就像一把小伞,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职工遇到工伤时,却能实实在在遮风挡雨。”河南省南阳市某企业人事专员蔚蓝的感言,道出了该市工伤保险服务的温度与实效。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智慧服务为抓手,通过流程再造与模式创新,实现工伤认定申请“线上+线下”双轨并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双线融合,工伤认定驶入“快车道”
“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制度运行的‘闸口’,必须畅通无阻。”河南省南阳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张栋表示,南阳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构建“线上便捷申报+线下精准服务”双轨机制,实现工伤认定申请、鉴定、支付全流程优化,为企业和劳动者筑牢职业安全保障网。
“职工受伤后,单位30天内即可通过两种渠道申请认定。”张栋介绍,线上申报只需扫码进入平台,按提示上传材料,线下可在市民服务中心工伤认定窗口“一窗受理”,工作人员现场审核,便民服务台提供全流程指导与免费复印服务。
“材料齐全只需跑一趟,省时又省力。”在工伤认定窗口前,一位企业经办人表示。
专业支撑,鉴定支付全程“高效办”
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便按下“计时器”,在规定的60天内完成认定流程。待受伤职工伤情趋于稳定,或是停工留薪期满,用人单位便协助职工整装材料“接力跑”,向南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从南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医疗专家现场评估伤情功能,依据国家标准形成鉴定结论,到结论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手中,全程不超过15天,效率清晰可见。后续待遇支付环节,医疗费由基金直结,伤残补助金精准汇入职工账户,到账效率显著提升。
“从申请到赔偿金落袋,整个流程只用了45天。特别是医疗费直接结算,真是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大大减轻了那段时间的经济压力。”南阳南都宾馆的工伤职工王卿,亲身感受着这条“高速通道”带来的温暖与踏实。
制度扩围,补充保险破解“新业态保障难”
在夯实基础保障的同时,南阳市正积极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今年南阳市启动补充工伤保险试点,为用人单位减负,并为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职业伤害保障。”南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郝以昆强调,此举将延伸现行制度覆盖范围,通过“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模式,实现劳动者权益与企业风险防控的双赢。
“不仅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更为企业化解潜在风险。”某企业负责人韩军说。目前南阳市已形成工伤认定申请“9项基础材料+情形附加材料”的清晰清单,并开通视频证据提交邮箱,用人单位或个人可通过电话咨询全流程服务。
工伤保险“及时办”,营商环境“焕新颜”。从“来回跑”到“指尖办”,从单一保障到多层防护,南阳工伤保险服务的提质增效,正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暖心名片。随着补充工伤保险试点的深入推进,这把“民生小伞”将为更多劳动者与企业撑起晴朗天空。
(张鹏云 刘运翔 张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