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促进粮储事业发展

来源:民生周刊2025-06-30 14:13:41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5月底,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湖南长沙举行。今年科技活动周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促进粮储事业发展”为主题,系统总结科技和人才促进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交流典型经验做法,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进一步做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工作。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首要是面向实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是一条科学路径,要紧盯行业发展所需,组织制定需求清单、成果清单、科研计划清单,引导目标聚焦、资源集聚,推动供需密切对接,提高科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取得更多科技成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在启动仪式上说。

刘焕鑫还表示,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抓手是优化平台载体,核心是加强人才建设,导向是加快成果转化,关键是各方协同参与。

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现场(图/严碧华)

发布粮食流通10项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活动周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粮食流通10项科技创新成果,聚力保粮安、惠民生。

“粮仓智慧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创新”“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负压散料输送系统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应用”“粮食真菌毒素检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体系”……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科技创新,“适度加工小麦粉及大宗面制品产业化升级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速冻面米食品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发酵饲料产业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等一系列成果,有利于提高粮油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粮食减损降耗,对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表示,这些成果的发布旨在通过展示科技创新成效,引导行业科技力量协同发力,为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集成创新,推动绿色储粮技术取得新成效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院长谭本刚表示,绿色储粮技术是指紧扣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安全高效要求,通过科学调控储粮粮堆温、湿、水、气等生态因子,营造和利用储粮品质有利的生态条件,采用储粮虫霉生物、物理等测控技术,有利于达到“控温储藏保质保鲜、化学药剂使用减量增效、仓储作业环境友好”的目标,可实现绿色优质粮食的有效供给。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动粮仓设施建设,使我国在低温准低温储粮、氮气气调储粮、控温储粮、生物和物理防治储粮虫霉等绿色储粮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单项技术应用基本成熟,绿色储粮规模逐年增加,绿色优质储备粮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已超2亿吨,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储粮生态条件差异大、仓型种类多、仓房建设条件不一、不同粮种储藏特性存在差异等原因,各地对绿色储粮技术需求存在差异,绿色储粮新技术应用还存在组合优化配置探索少、集成度不高,区域针对性系统性不强,单项技术应用效能不显著和成本偏高等四大瓶颈问题。

为推动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会同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及仓储企业,依托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综合集成多参数粮情监测预警、虫霉绿色防控、精准控温控湿储粮、横向通风成套储粮技术等成果,构建了以仓房气密隔热性能提升、高效环保进出仓、智能监测预警、绿色综合治理、效能科学评价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绿色储粮技术体系。

5月2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在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致辞。(图/严碧华)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2021年,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谋划“十四五”期间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副司长唐成介绍,各地健全制度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立“省负总责、市县组织、企业实施”工作机制,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促升级,落实财政资金42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52亿元,支持8011个项目,培育推广了一批典型示范样板,树立了一批优质粮油品牌,汇聚壮大了一批粮食产业集群,基本完成了《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加强,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注入动能、添加活力。

比如在粮食绿色仓储方面,紧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要求,强化制度管理长效保障,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提升科学储粮水平和粮食品质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印发《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仓储管理规范化指南》等,粮食仓储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全国1200多家粮食仓储企业积极参与实施高标准粮仓建设、老旧仓房升级改造,仓房隔热、气密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绿色储粮条件不断改善。粮情测控技术逐步从单一的粮温监测向温度、湿度、水分、害虫、霉菌、气体等多参数多功能在线粮情测控迭代升级。

在品种品质品牌方面,着力优化粮食供给结构,促进粮油品质提升,持续打造优质粮油品牌。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优质粮食品种推荐目录发布,大力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建设优质粮源基地,促进优质粮食订单收购;制定优质粮食团体和地方标准286项,支持开发粮油新产品,推动加工能力转型提档,不断提升粮油品质;加大区域品牌培育建设和宣传营销力度,精心打造了“山西小米”“吉林大米”“水韵苏米”“齐鲁粮油”“天府菜油”等34个省级粮食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带动897家优质企业品牌共盈共荣,向消费者推荐优质粮油产品品牌3948个。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3期、6月23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举行(主题)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促进粮储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