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网2025-05-15 16:42:06
曾经平凡而匆忙的地铁口
如今 “美颜” 成功上演华丽变身记!
这份“出站惊喜”你打卡了吗?
让我们来看看成都市双流区三里坝地铁口的美好新场景吧!
“工作一天,走出地铁站能看到这么舒服的环境,疲惫的心情也会好很多。”
“过去出地铁口,电瓶车共享单车乱摆乱放,门口杂乱无章,现在秩序好多了。”
从三里坝地铁站C口出来,一片绿意扑面而来,五彩缤纷的立体花坛、巧思设计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在繁华街巷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漫步其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三里坝地铁站C口原为一片街头绿地,但见绿不见景,绿化单一,绿地灌木衰老退化,景观效果差,绿地形态和功能已经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进程的需要。为此,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全区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以“净优亮美”微改造为抓手,在全区选取了龙桥路、双流广场、三里坝三个地铁站作为试点,打造既美观又富有功能性的城市街景。三里坝地铁站C口率先完工亮相。
颜值升级-创意布景有“意思”
转角遇见美。三里坝地铁站“微景观”打造以 “绿色+功能+美观” 为核心理念,巧妙运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后的再生产品,打造错落有致的立体花坛景观、防滑透水步道和规范整齐停车区……将钢筋水泥 “边角料” 变身为城市街角的 “生态会客厅”。
其中,立体绿化植物墙格外引人注目。由再生产品透水砖砌筑的墙面上,多种绿植错落交织,构建出四季常绿、层次分明的立体景观,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自然与建筑融合的艺术品。通过立体绿化植物墙的打造,不仅美化了城市纵向空间,更把停车功能区和景观区进行了分隔,有效区分城市功能空间,既保护绿植,又保障停车功能。
这里的植物灌溉采用自动淋灌与景观冷雾喷灌系统,滋润花草树木、让绿植保持生机盎然的同时,还起到了防尘和降温的效果。这套智慧化浇灌系统把节水理念付诸实践,把人工维护成本降到最低,更把城市绿景从“美一时”推向“美一世”。
“这次地铁口‘微景观’的呈现,不仅向群众展示了建筑垃圾这一‘绿色宝藏’,更把美观与秩序并存的理念带到了城市微景观打造中,通过一个景观的打造,实现政府、企业、市民多方获益。”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
规范有序-停车管理有“讲究”
为有效解决市民乘坐地铁出行非机动车停放难的问题,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因地制宜、应划尽划”的原则,利用再生产品辅助规范化功能分区,对非机动车停车区进行重新规划,并利用指示导引牌、反光标识线清晰标注边界,形成规范有序的停车“网格”。同时,通过安装隔离护栏、设置提示牌等方式,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与行人通道分离。
“三里坝地铁站C口‘焕新升级’后,我们的工作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规范,现在非机动车停放基本能实现100%入线停放,停放秩序显著改善。”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为确保管理长效化,我们还联合共享单车公司,建立了快速清运机制,对破损、故障、淤积过多的共享车辆进行及时清运,并对停放在该处的共享单车进行有序摆放。”
变废为宝-政企合作有新意
为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再生产品,增强环保意识。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成都建工打造了再生产品的展示平台——“再生产品科普墙”,将各类再生产品的制作流程、产品种类、产品运用等以创意陈列的方式呈现给市民。
“这一面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宣传推广的机会,还让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再生产品,拓宽了我们的产品市场,也更好地传递“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成都建工工作人员表示。
如今,三里坝地铁站C口不仅是城市颜值的“代表作”,秩序管理的“模范生”,更是再生产品的展示“窗口”,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样板。在吸引市民驻足欣赏的同时,也让 “变废为宝” 的环保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转角遇见绿,出站即入景。未来,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将在全区有条件的地铁口推广此治理模式,打造更多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实现民生温度与城市品质的同频共振,擘画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