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5-04-03 11:25:51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2024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
勇挑大梁,江苏大有可为,也责无旁贷。
3月2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江苏作为第二经济大省,要切实增强挑大梁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信心、知重负重、主动作为,把挑大梁要把握好的“四个着力点”落细落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这几年,江苏省盐城市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到全国四成左右。其中,大丰区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怎样抓好产业创新更进一步?
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大丰区区长戴勇密集到区里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孵化平台调研座谈,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今年,大丰区将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整个江苏省正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融合主线,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更大作为。
去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综合评分较上年提高7.61分。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光辉表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江苏以高质量科技供给为融合基础,以“1650”产业体系建设为融合主线,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融合途径,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夯实为融合关键。其中,“1650”产业体系指江苏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
2024年,江苏新设规模24.8亿元的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实体化运行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3个基础科学中心,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特区试点。
同时,高标准推进苏州实验室建设,牵头建设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此外,还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筹建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根植从0到1的原创力策源力。
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说,江苏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努力在重点产业领域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未来,江苏将不断促进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耦合联动,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今年2月,苏州发布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2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支撑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很多,“对外贸易稳量提质,机电产品拉动明显”是其中之一。2024年,苏州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6193.1亿元,比上年增长6.8%。
作为经济大市和开放大市,苏州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前沿。
江苏是许多改革部署、政策举措的先行先试区。江苏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更离不开改革开放。
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推动力。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今年,江苏将深入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和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江苏各地积极行动。比如,扬州近期陆续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外贸便利化水平的若干举措》《外籍人士来扬便利化八项措施》等一揽子政策,实打实地为外贸便利化营造良好环境。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启东(上海)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上,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270亿元;在上海建设科创“飞地”,就近孵化10多个科技项目。
与上海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启东市,今年跨江融合发展明显加快。
启东市委书记杨中坚说:“我们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产业协同联动,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技术、资金等要素畅通流动。”
总部位于南京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浙江省平湖市,携手探索“上海飞地研发+平湖产业培育”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新路径,一举打破地域限制,促进科创资源高效流通。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说:“未来,我们要在更多细分领域构建起协同发展新生态。”
主动作为,还在于互惠共利中激发内生动力。
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虞越嵩表示,因跨江合作而生,苏锡通园区规上企业超70%来自上海、苏南,同时也有5家重点企业在上海、苏南设立研发或制造基地。
最近,园区又有了新目标:进一步发挥跨江融合“桥头堡”作用,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努力在共建中实现大跨越,共同分享发展红利。
贯彻“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江苏更加注重发挥优势,协同联动、战略对接,深化跨区域合作,增强江苏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鼓励张家港市永联村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年来,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带领永联村瞄准“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道路先行者”的目标定位,探索共富发展路径。
去年,永联村工农业总收入达到1631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5亿元,1.1万名村民从村集体直接分配收入人均1.7万元。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共同富裕之路上稳健前行的吴惠芳干劲更足,1.1万的永联村村民之外,今年他将重点关注“新永联人”。
江苏省级层面,一方面启动实施科技强农“六百工程”和农技人员“三心服务”行动,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在更大区域统筹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4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健全南北共建、五方挂钩、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等帮促机制,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更大实效。
共同富裕,离不开企业参与。起步于常熟市的波司登集团,上世纪80年代至今,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超14亿元。
波司登集团党委书记高德康表示,波司登将始终厚植家国情怀、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热心慈善公益,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以公益实践传递品牌温度,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群体。
千帆竞发,再启新程。站在新的起点,江苏正把握好“四个着力点”勇挑大梁,一步步将蓝图变成现实。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7期、3月3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江苏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主题)将挑大梁“四个着力点”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