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谢才保:记录好时代 传递正能量

2025-02-24 17:45:55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崇尚真、善、美,唯有心存大爱之人才能以真爱之心,行至善之举,传大美之事。

谢才保是一位摄影家,1946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1965年参军入伍。当过兵的人总是自带光芒,也总能让人尊重。部队的生活历练了谢才保的品格,也滋养了他的性情,他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也有着默默无闻,却澎湃的爱心,那爱心像远航的灯塔一样,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谢才保也是一位爱心的传递者,几十年以来,他用镜头捕捉爱,在镜头中寄托着自己的爱心,以公益文化长廊传讲好抗战老兵、劳模英雄的故事,以好人好事传递着社会的温情。自1986年至今,谢才保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摄影摄像大赛一等奖共11次。

谢才保喜欢上摄影之后,他就一直捕捉爱的瞬间、传播爱的永恒。几十年来,谢才保拍摄抗战老兵、劳模英雄、好人好事,他还自费分别在小区、公共文化休闲场所创办了“爱国拥军”“警察工匠”“雷锋精神国、省、市好人榜”“公益德行摄影法”四个文化公益长廊,面向社会大众宣传抗战老兵、好人好事、劳模英雄、爱心形象。

这四个文化公益长廊,由2800多张照片组成,共计290多平米,曾接待集体参观活动197多次,红色宣讲189多次。公益文化长廊也成为当地一扇文化窗口,展示着好人好事的光荣事迹、讲述着抗战老兵的英雄故事,传递着真感情。

谢才保认为众多抗战老兵为社会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也为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岁月匆匆,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有的卧病在床,有的虽然初心不改,容颜却已老去。为抗战老兵树碑立传,为时代留下美名,用镜头记录抗战老兵的晚年生活,用镜头记录抗战老兵的所见、所思、所想,无疑是一件抢救式的工程,更是一种“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工作。于是,谢才保决心要为茅山东麓、常州地区的抗战老兵留下珍贵的影像。

当时,谢才保已经是70多岁,身体大不如前,又因为这是个人行为,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可是他依然天南海北地寻找抗战老兵的住处,不断联系求证。出社区、进山区、跑医院、到疗养院,辗转奔波到抗战老兵居所,嘘寒问暖。多年来,谢才保走访了152位老兵,拍摄了不计其数的照片,两次上门拍摄《勿忘国耻,强我中华》抗战老兵的嘱托视频。为了完成一张5.5米X1.2米的大合影照片,“人过三十不学艺”的70多岁老人自学PS,将一位位抗战老兵的照片组合、排列,制作出鸿篇巨照。拍摄抗战老兵的经历是体力、精力、时间、汗水、技术的混合体,可谓是“时间跨度长、劳动强度大、耗费精力重”,唯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艰难,唯有笃定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向世人展示出如此成果,此经历虽然历尽艰辛,可是能为抗战老兵留下瞬间的记忆,能为时代留下老兵的永恒故事,谢才保觉得值,也无怨无悔。

拍摄劳模英雄时,很多劳模与谢才保都素不相识,谢才保却风里来雨里去。劳模上班,谢才保上班,劳模每一个动作都是他拍摄的对象。几年下来,仅拍摄“公安楷模”陆旭东护送学生上学的场景,谢才保就拍摄了8000多张照片,翔实地记录着一个优秀公安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所付出的不平凡的瞬间。

心中无爱,就无法表达爱,给予爱的人,才能体会爱的价值。

“在我有生之年,用我手中的相机拍好身边的好人好事,传播爱心、孝心、德行的正能量,让好人好事得到弘扬。现在,我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快80岁了,身体尽管没有什么毛病,两只脚有时却不太听话。不过,接下来,我要把多年拍摄的抗战老兵的照片、视频资料,以及好人好事的‘雷锋精神’照片送到学校、社区,让大家了解历史、珍惜当下。同时,我也想把跟师傅学的传统摄影技术,比如独特的光影绝招、大场景拍摄技法等实战经验分享给更多摄影爱好者。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谢才保深情地说。

拍摄好人好事时,谢才保入厂房、走民间、看街道上人来人往,无时不是他发现美的时光,无事不是他捕捉美的瞬间,一点一滴都是他倾情所在,他很满足也很幸福。

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英雄不会在伟大的时代中感到失落,一位心底纯粹而有真爱的人也不会被时代亏待。谢才保用照相机记录着英雄、记录着崇高,他也被多家单位评为好人、楷模,如被评为2019年常州市“十佳老有所为人物”、2023年“常州好人”……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