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20:13:41
刘长华是中国鸟虫篆研究员,他在传承和发展鸟虫篆艺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鸟虫篆是一种古老的书法艺术形式,几度濒临灭绝,却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便是鸟虫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曾经是古代国王和诸侯王专享的瑰宝。鸟虫篆起源于商周时期,盛行于春秋中后期至秦汉时期。它以独特的笔画和造型,融合了鸟虫的形象,展现了古代文字的核心密码和美学价值。
刘长华书法作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左)《大学》开篇(右)
刘长华,现为曲阜市孔子故里书画院院长,同时也是鸟虫篆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他身在孔孟之乡,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鸟虫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后期刘长华在鸟虫篆大师王祥云的指导下,深入研究这一艺术形式,并不断探索其新的表现手法和发展方向。他认为,掌握学习书法要静心修正气,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多多努力,熟能生巧,平常事,平常心,不要把养心变成伤心,立象再尽意,意达传神,表达作品背后的故事。
刘长华鸟虫篆书法作品《中国梦》天水黄河孕育华夏文明(左) 《箴言带钩》注释:册复毋反,毋作勿悔,不汲于利,民产有敬,不择贵溅,宜曲则曲,宜植则直,勿可则中,允(右)
刘长华认为,鸟虫篆的艺术价值应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他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鸟虫篆的普及和国际传播。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鸟虫篆展览,让这些濒临灭绝的文化瑰宝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刘长华先生,这位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守护者,用他那双巧手和一颗赤诚之心,将古老的文字艺术——鸟虫篆,带到了世人面前。在刘长华的精心创作下,这些文字仿佛有了生命,跃然纸上,引得无数观者驻足赞叹。
刘长华图形文书法作品《中国梦》注释:天水黄河孕育华夏文明,亘古千秋穿越鸿蒙时空,日日乾坤承载民族魂韵,薪火相传托起神圣图腾,志在造福人类,巨龙腾飞中华复兴园梦(左) 《桃花庵歌》唐伯虎(右)
不仅如此,杭州灵隐寺内的古九州之一兖州兴隆文化院,也成为了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这里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刘长华先生心血的结晶,它们静静地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学者、艺术家,还是普通民众,都纷纷前来,感受这份来自远古的文化魅力,获得观者一致好评。
(文/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