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4-12-10 11:51:46
▲四川省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
教育是国之大计,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儿童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前不久,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方案》提出,各地要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教联体”是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建立“教联体”,旨在整合各类育人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任务,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搭建常态化育人平台和活动载体,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近日,《民生周刊》记者走进锦江区,深入采访学校、部门、社区、机构。我们看到,通过统筹域内育人资源、多元教育主体联动,锦江区打造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全域教育生态;在此基础上,锦江区明确了“教联体”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及10多项重点项目。
此外,我们邀请河南省郑州高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相关领导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方面的做法,分享推动“教联体”落地生根的见解。
期待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快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调动各方资源,协同各方力量,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画好协同育人同心圆,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25期、12月9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