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阳日报2024-09-24 17:26:27
近年来,文旅景区的竞争愈发激烈,许多景区陷入了“内卷”和“内耗”的困境。同质化的设计、单一的体验,让许多地方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面对这种局面,文旅景区要想真正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通过创新和跨界融合,摆脱传统的局限,为游客提供新鲜独特的文化体验。
情绪共鸣是爆点的起点
文旅景区的成功往往依赖于“爆点”的打造。爆点的核心是情绪共鸣,而非偶然的成功。只有通过情感连接,景区才能与游客产生互动,激发共鸣,进而形成长效的吸引力。比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通过密切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游客反馈,不断优化景区内容,迅速回应负面评价,这种高效的互动让它不仅制造了爆点,还成功地维持了热度。
与之类似,其他文旅景区也应当意识到,爆点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需要持续维护和优化的长期过程。找到情绪的触发点,持续为其“加油添柴”,才能让游客对景区保持长期的兴趣和期待。
创新思维打破同质化
要摆脱内卷的困境,景区首先需要突破同质化的设计与体验。许多景区陷入了雷同的竞争,如遍布全国的儿童游乐园,缺乏创新、设计单调,这样的项目很难再吸引游客的注意。景区应该敢于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逆向思维,探索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一个成功的案例就是“遇见园博园”。该项目由国艺中联主导改造,原为荆门园博园。国艺中联仅用了66天,就将这个项目从传统园博园转型为一个集文化、互动、夜游体验于一体的全域性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植入荆楚文化IP,园区内布局了“一环、一区、十二驿、二十四园”,每个区域都充满了故事和互动,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古老的楚文化世界中。
跨界融合创造新价值
文旅行业的内卷不仅表现在景区的设计和体验上,还体现在行业内部的竞争。要摆脱这种困境,文旅景区必须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融合,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将文旅与商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结合,丰富景区的体验层次,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游玩内容。
“遇见园博园”正是通过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了成功转型。园区内不仅仅提供传统的观光项目,还融合了民俗演艺、非遗传承、美食小吃等多种元素,营造出丰富的文化体验。在“楚风十二驿站”,游客可以感受到独特的荆楚文化,欣赏到古风表演和创意景观。同时,园区的智慧夜游项目通过光影秀、水景秀等方式,将历史与现代科技结合,让游客沉浸在时光的长河中。
文化深度是景区的灵魂
除了创新和跨界融合,文化的深度挖掘是景区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景区不仅需要为游客提供娱乐,还应当通过文化的提炼与展示,赋予项目更深层次的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将地方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景区的体验中,才能让游客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遇见园博园”在文化细节的处理上也展现了深厚的用心。园区入口处的《迎宾出行图》屏风,采用了楚墓出土的漆画元素,将古代楚国贵族的出行仪式以长卷的形式展示,让游客一踏入园区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园区还设置了虎座鸟架鼓这一经典的楚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艺术装置。通过对古代乐器的还原与创新,展现了楚国丰富的音乐文化。细节如这些,不仅丰富了园区的文化内涵,还让游客在细微之处感受到荆楚文化的深远影响。
文旅景区要想摆脱内卷和内耗,必须在创新和文化挖掘上下功夫,避免走同质化的老路。只有通过这种不断创新、持续优化的方式,文旅景区才能真正走出内卷,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