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公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公益慈善应关注教育创新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5-04-08 12:22:11 公益

摘要:教育创新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包括企业、公益组织、金融投资机构在内的社会力量究竟如何参与教育创新,如何拆掉教育界和社会力量之间这堵看不见的“墙”?

教育创新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包括企业、公益组织、金融投资机构在内的社会力量究竟如何参与教育创新,如何拆掉教育界和社会力量之间这堵看不见的“墙”,记者就此专访了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

深圳特区报:您提到公益慈善要发展教育的B组产品,有何含义?

房涛:中国捐赠的36%是集中于教育领域。但其中有93%都是投放在硬件上。这些硬件叫A组产品,A组产品对中国早期的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在支持西部教育的硬件方面。但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慈善领域更应该发展B组产品,B组产品是教育创新产品,真正以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孩子做到100分,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每个孩子都有特异性,针对每个孩子的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会有丰富和多元的B组产品来支持。

深圳特区报: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是要做一个教育B组产品的展示平台?

房涛:教博会希望通过发现、遴选、展示、推广优秀教育创新成果,促成教育与社会资源之间的链接、融合。但只做这些是不够的,公益的终极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要有四个环节,第一收集,第二遴选,第三做孵化和支持系统,一个好的创意和点子,不是自然而然得到成长的,跟市场、团队等很多因素都有关联。第四做基金,做成有影响力的教育基金。

深圳特区报:您说公益慈善应该做教育创新的“天使”,为什么?

房涛:在教育领域,政府要负责公平,推动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而慈善的责任更多是做小众的、创新性的、天使性的探索。我觉得慈善在教育领域应该做创新的“天使”。“天使”可以承担投资失误的代价,慈善的捐赠如果说是错误的,实际上是由捐赠者承担的,而政府的财政决策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失误,如果这种实验成功了,最好能建立一个绿色的通道,在某些区域试水这样一个教育创新项目。

深圳特区报:您说在教育界与社会力量之间还存在一堵看不见的“墙”。

房涛:现在整个教育进步的痛点就在于,这两个领域里有一堵墙,是不能互通的。市场想进入教育的主流,而教育的主流不想接受市场类的东西,因为总觉得有意识形态的不安全,所以说,大家如果相互不信任的话,最终造成的就是中国教育的滞后,所以我们的使命就是在这个墙上能不能打通一扇门,有互通,有连接,以开放的心态做学习和交流。比如说有个制度设计,能对教育的B组产品,进行收集、遴选和孵化,然后有个PPP(公私合作)的基金来支持教育创新的产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