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张俊卿:写意性的坚守 笔墨里的光芒

2024-07-24 16:06:42

“没有一张大写意吗?小写意也没有吗?写意画完了吗?”最近每每想到张俊卿的作品,都不由自主地想到靳尚谊火遍全网的灵魂叩问。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缺失实在让人遗憾,好在还有一些坚守者,他们恪守着主流正脉的写意精神,以新时代之笔诠释着新时代之变,虽然他们远离繁华,默默无闻,却做得很彻底、很精道,也做出了“质沿古义,艺变今情”的写意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星星之火”,大众心目中才没有湮灭“燎原之势”的期待,让人欣慰,也让人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未来充满希望。

20多年前,笔者曾系统研究过吴昌硕一脉相承的艺术形态,所以对笔墨很敏感。大约在2010年前后,一次偶然机会,笔者被张俊卿的笔墨所感染,苦于“张俊卿”名气小,又偏居一隅,虽然被其折服,也只能在记忆中留存。2017年,笔者做了一档栏目,满世界找高水平画家,无意间,又看到张俊卿的画,大为兴奋,几次三番邀约,终于面对面聆听了她的艺术观,答疑释惑之后,笔者为她做了一个纪录片,也为她写了一篇短评,没想到,一下子,热火朝天,全是好评,直至今日,还能接到朋友圈的垂询,实为幸事。

近些年,朋友圈里,常常看到张俊卿晒的日课,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她的变化。

毫无疑问,放眼当代画坛,张俊卿就是肩扛写意旗帜的默默攻坚者。

 

《梨园清露》

早年,张俊卿如同当代很多名家一样曾系统地训练过透视、光影、色彩、造型等艺术表现技法,并在长期实践中,常年在中国画的笔墨形态中穿梭、徘徊,借鉴“写实”,也提炼“笔墨”,“佳者守,垂绝者继,不佳者改,未足者增”,力求在“写实”与“笔墨”之间实现平衡。几十年以后,终在百炼成钢中,把“写实”与“笔墨”统合了一体,融成了精妙。

张俊卿是一位女画家,她有着女画家的细腻和柔情,她画牡丹荷花、梅兰竹菊,仿佛情入枝叶,她画禽鱼、益鸟、蝉蝶,仿佛意满翎毛,即便她画纵横交错的藤萝芭蕉,那藤萝芭蕉也盎然浑成,一派生机。一点一墨,若形若意,却绘物写情,一笔一画,随心所欲,却情惬意浓,真意绵绵。在笔墨里,仿佛是她身心闲适之处、心灵归依之所,心境升腾,笔墨随之变化,在她的图式中,仿佛有卫夫人的《笔阵图》、有李清照的藕花深处,也许还有邓丽君的《采红菱》、李玲玉的《美人吟》,她轻吟低唱,倾吐衷怀,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

张俊卿的画也有着男画家笔下的酣畅、恣肆、老辣、奇崛,好像还若隐若现着西北汉子那种豪爽达观、举杯畅饮、敲锣打鼓的气势。2017年,她在笔者镜头下画画,至今记忆犹新。她一边画画,一边聊天,纵情无束,大马金刀。皴擦、勾勒、点染、敷彩、塑形,时而疾风骤雨、时而老僧补纳、时而兔起鹘落、时而神龙出没,“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老笔含苍秀,润如春泽,干如秋风。那无法有法、乱中至极的笔墨,起伏于锋杪,殊衄于毫芒;那似而不似、不似极似、形神迥出的意象,能安,能奇,奇而有安,安而有奇,有我、无我,时而超乎意料,时而又在意料之中;那悟对神通、放笔直取本真的具象,搜妙、创真,神韵呼之欲出……。她浩荡纵恣地画画中之画,那场景则有策马风云的画面之感,那是一种抒发豪情、表达浩然之气的状态,也是一种“胸有万物,横绝神游”的境界。

一定常年玩笔墨的原因,才能把笔墨玩得那么溜,也一定天天练、时时看、处处做的原因,也才能把笔墨耍得那么自如、耍得那么娴熟。不管是鸿篇巨制,也不管是尺牍小品,“笔墨”都是张俊卿艺术表现力的主要特质,也是最引人瞩目的高明之处。从张俊卿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用笔、用墨,不拘泥常规、不拘常态、不拘常法,却笔势颤掣,墨如凝练。尽管很少用重彩、重色,却尽显“以墨代色”之品、“以淡色代重彩”之韵,浓、淡、干、湿,放笔直取而夺真,笔墨交融尽其妙,清、重、厚、实,层次分明,变化丰富,极尽墨分五色之妙、色分多彩之美。也尽管她不以写实为上,却能落笔得其神理,不雕不琢之间,风神外溢,妙造其神,流露出浓郁的笔情墨趣,还洋溢着入情入意的豪放之情。

 

《香满湖》

若细究其理,可以看到,张俊卿的花鸟画立足于娴熟的现代艺术表现技法,如光影、透视、造型等,同时,她吸收历代花鸟画家如陈淳、徐渭、八大、扬州八怪,以及近现代花鸟画家如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名家的特点,并把中国水墨意趣与新时代表现技法结合起来,融入人生经历之中、融入生活感悟之中,从而使其花鸟画看似从传统中走来,却不是某家某派的具体程式,也不是某家某法优长的汇聚所、特点的集结地,而是依仗着对形、光、色、线的超妙运用,通过简洁的线性表现和墨韵情趣强调线条与笔墨之间的关系,让线条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化,让水墨流淌的痕迹调节画意、渲染情调,以此回避传统某家某法、绕行某种程式,即便一束叶脉、一根藤蔓、一朵小花,也绝不借用陈淳、徐渭、八大等名家的经典样式,即便笔、墨、色都从传统之中生发出来,也绝不拘泥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一味霸悍、一味恣肆、一味老辣的笔墨语言,而是在形、光、色、线的加持下,提炼笔墨,却又勇敢地跳出传统笔墨,归纳艺术元素,却果断地舍去具体之法,并立于传统笔墨样式,以传统笔墨样式与自我心性交合的状态去审视自己的艺术、去升华自己的笔墨语言。哪怕带有一点点生涩,那生涩也在心性中传递、在情感中表达,那生涩也耐看、耐品、耐回味。

每每谈及张俊卿,很多人都认为她画路宽、题材广,因为如果仅看作品,观者都会认为那一定出自性格豪放的男画家之手,更出意料的是,张俊卿还能画出造型严谨的人物画,虽然,人物的线条、笔墨也如她画花鸟一样,酣畅、恣肆、老辣,然而,造型却很精准,犹如蒋兆和,笔墨也很松弛,犹如王子武,还带着河南画家李伯安那种精气神。

在一系列的人物画写生中,可以看到,张俊卿借助中国画笔墨造型的写意精神,以墨韵、墨意去表现人物、刻画形态,并以此作为写意的灵魂表现主题,而墨韵、墨意则在水的作用下,开墨、化韵,因势利导,兼以简练的“写”勾勒人物形态、以“气韵之意”贯穿全程,写形出神,以情达意。同时,她根据人物的情态,让笔、墨、水,或流动、或酣畅、或饱满,互生互融,构成深浅变化、乍合乍离的水墨效果,以此既有写实的意态毕现,咄咄逼真,又有写意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当下“AI人工智能”火热,却被认定为“重复已知,说最正确的废话,对未知却一无所知”。说到张俊卿的写意精神,观者会不由自主对照陈淳、徐渭、八大、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潘天寿等传统画家,但是,如果张俊卿仅仅局限于“粉本为规矩”、仅仅局限于传统画家的写意性,而忽略了对当代审美属性的考量,那么,她也就只能如“AI人工智能”一样,重复已有,而缺乏对未来的展望,也就成了平庸而流俗的画家。

 

《红艳凝香》

显然,张俊卿的优长绝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鲜明的自我实践风格。事实上,她的笔墨技法早已“集众所善,以为己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几十年以来,张俊卿扎根中国画写意性的土壤,秉持着“笔墨至上”的宗旨,“以最大功力打进传统”,锤炼出深厚的笔墨功力,同时,她又以传统笔墨为艺术酵母,通过对素描、光影、透视、造型等现代艺术语言的锤炼、提取、概括,以此介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又加以积年实践所形成的思辨意识和开阔视野,一并介入中国画的笔墨形式,把娴熟技法、思辨意识、开阔视野统统付诸于中国画的写意性,从而让写意“当随时代”,又在有意无意之间辉映着历代传统画家而让“传统”与“现代”实现完美对接。由此,在众人呼唤“写意”的浪潮中,不由自主地想到张俊卿,尽管非她所愿,却出了圈。

“传统笔墨是当代画家的财富,而借助传统笔墨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才是当代画家的使命”。张俊卿深谙其道,显然,她的作品也践行其理。张俊卿认为一切表现技法都必须为主题服务,一切艺术形式也都是精神产物、都是为了让情感得到满足,背离了这个原则,也就失去了创作的动力。所以在创作中,张俊卿皆以自己的情感引领表现技法、皆以写意精神实现对画面的构成,她把表现技法融合心境、把艺术形式融入传统笔墨,让技法因心境变化而变化,让艺术形式因承载传统文化而富有内涵,在笔墨里寄情,在艺术形式中怡心,观照了内心,也陶冶了他人。所以,张俊卿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精神性,包括但不限于传统文人画的抒情达意,而更多体现于新时代的“览物所得”和“所宠所养”。

观高水平的写意绘画是一种精神享受,除了画的本体,还有着诗词、哲学的内蕴,以及诗词、哲学不能到达的想象空间。正因如此,那些缺失写意性而“谨于象似”的画家才成为时代的诟病,可是,“写意性”缺失已经久矣,也许“写意性”缺失的时间越久,大众对“写意性”也就愈加渴望,所以,当靳尚谊似若无意的一句话便迅速引起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强烈共鸣,而以“写意性”作为毕生追求的张俊卿虽然也写实,但是,“离披点画”“脱其凡俗”才是她的精神所在,她也由此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文/桑干)

艺术家简历:

张俊卿(女)祖籍山西繁峙,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原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九三学社山西省书画院画家,《中国书画报》山西新时代艺术中心副主任、太原河北商会书画院副院长、太原清峰书画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