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重庆沙坪坝: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来源:民生周刊2024-06-11 15:49:35

原标题: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重庆沙坪坝: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汽车整车、药品、肉类……一列列国际班列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到达,数千种进出口货物在这里汇集。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团结村,10多年前,这只是一个四等小站—团结村站,如今已成为东西南北“四向齐发”的物流枢纽。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占地35.5平方公里,依托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是重庆铁路口岸、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及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所在地。

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他来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听取新通道建设情况汇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山城”何以连接江海,联通世界?重庆沙坪坝的国际物流产业如何升级?“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格局如何形成?《民生周刊》记者近日赴沙坪坝深入探访。

▲第一班西部陆海新通道试运行班列从重庆出发。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供图

从荒野乡村到国际物流园区

“那时这里大部分地方还是田野、荒地,既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隧道,出行必须翻越歌乐山。”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公司副总经理汪兰芳回忆起自己刚到物流园区时的情景。

重庆团结村站设立于20世纪70年代,原本是一个四等小站,每天接送4趟过境火车,周围是农村田地。

2004年,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布。根据规划,重庆要建成全国18个国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

2007年,铁道部等相关部门决定在重庆沙坪坝土主镇和回龙坝镇一带建设国家级集装箱中心站和编组站。重庆市政府也因势利导,决定依托两大铁路枢纽资源,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物流园。

团结村站迎来新生。2009年12月,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

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6公里之外,有一个微电子产业园,为了让微电园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运往欧洲,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应运而生,首列渝新欧班列由重庆团结村发出,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

依托国际铁路大通道,山城重庆与世界联通,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物流产业不断升级

伴随国家相关战略和规划的推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在发展中不断升级。

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重庆沙坪坝区的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加速。

发展的加速也源自一个个难题的破解。自渝新欧班列开行以来,笔记本电脑出海是渝新欧的重要业务,让原本只有20多名员工的团结村站变得繁忙,笔记本电脑产品出口成绩单非常亮眼。不久之后,去回程货源比例不平均问题凸显。集装箱“只出不进”,有时还要通过海运的形式把欧洲的空集装箱再调回来,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于是,设立重庆铁路口岸的设想提出。

2013年12月,重庆铁路口岸获批,成为中西部内陆地区首个对外开放的铁路口岸。高货值的适铁运输商品—原产整车入选试点名单。

2014年,重庆铁路口岸获批成为西部内陆地区首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欧洲车企看到了重庆对外开放的诚意,德国宝马、奔驰、大众等汽车企业纷纷加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朋友圈”,最终形成了首趟80辆进口整车组成班列,实现了整车通过铁路跨洲际运输“0”的突破。

重庆铁路口岸功能也在不断完善,除了进口整车以外,通道运输的货物越来越丰富,覆盖的区域也更加广泛。截至目前,沙坪坝先后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4个口岸功能,进出口货物达数千种,进口整车和行邮数量位居内陆口岸首位。

随着铁路开放新能源汽车运输,重庆铁路口岸不仅要服务“渝车出海”,还要服务西南、华东等地的货品走出去。重庆铁路口岸2023年出口整车超7.9万辆,增长7倍以上,出口数量约占全市总额的20%。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也在不断运用先进技术,创新联运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降本增效。

比如,在国际贸易中,集装箱都有标准尺寸,原来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最多只能装两辆汽车。为进一步降低集装箱运输成本,由沙坪坝区有关部门牵头,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公司创新使用了可调节车架技术,将集装箱上面的空间利用起来。这样,一个集装箱可以装3到4辆汽车,单箱运力提高了近一倍,单车物流成本降低了近50%。

国际班列越开越多。2014年,“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正式开行,列车自团结村站始发,一路北上,经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最终抵达莫斯科。

2017年,渝黔桂新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班列从团结村中心站首发,标志着该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输。

2018年,首趟重庆至宁波(渝甬)沿江铁海联运国际班列从团结村站始发,驶向东部沿海城市宁波,横贯中国东、中、西部的沿江铁海国际联运通道正式打通。

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明确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定位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

如今,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成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源发地和起始站,是重庆铁路口岸、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也是重庆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两大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东西南北“四向”开放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行。

据统计,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年开行国际班列近4000列,铁路口岸整车进出口近10万辆,药品进口量占全市近七成,口岸进出口通关货值达600亿元,园区年产值近1400亿元。

▲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关员对进口汽车开展查验。重庆海关供图

为区域经济发展开新局

随着团结村站发展为东南西北国际通道“四向齐发”、铁公水空“四式”联运的国际枢纽,重庆沙坪坝开启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格局。

沙坪坝区的物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去年以来,新增7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引入全球集装箱航运知名企业,落地速卖通重庆跨境出口运营中心。

沙坪坝区三级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团结村市场物流分拨中心、团结村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团结村快件分拨中心、土主综合型公共配送中心全面启动建设,并初步取得成效。沙坪坝现有3个电商物流中心仓、9个电商物流前置仓,总面积101000平方米,中心仓业务覆盖全市38个区县,前置仓可为主城区内高效配送提供保障。

在沙坪坝区,物流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逐步凸显。沙坪坝的运输、仓储价格双降,全区物流费用结构不断优化。比如,2022年沙坪坝区万元GDP物流费用水平为1390元,比上年降低48元,较重庆市平均水平低98元。

沙坪坝区物流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制造业、跨境电商、传统电商、仓储服务、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商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青宇告诉记者,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基本实现跨境电商集群式发展,引进相关企业30余家,涵盖电商平台、物流仓储、关务服务等业态,进出口值超50亿元,约占重庆铁路口岸通关货值的6%。

2023年,中欧班列铁路运邮累计运输120个集装箱,累计出口邮包约131.9万件,累计货值约829.3万美元。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还吸引了很多企业入驻,并且推进产业全链条发展,如生物医药企业、汽车企业。

汪兰芳表示,园区已建成全链条医药物流产业基地,在药品仓储配送、医药研发、医药电商新零售等领域完成了全面布局,形成了较完善的医药产业生态。

国药太极西南医药产业基地于2023年12月初奠基,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57亿元,主要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药品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麻精及抗生素特色化药产能中心。

陆海新通道建设将实现新突破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覆盖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个港口,2023年共运输货物近18万标箱,货值约280亿元,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联通世界的快捷通道。

乘着时代的快车,沙坪坝的物流产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青宇介绍,下一步沙坪坝区将继续建设陆海新通道,建成“一枢纽三中心”,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际通道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中心、面向东盟要素集散中心和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同时,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融入国家“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拓展物流金融服务,推进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引进国内外较强竞争力物流企业,支持本地中小物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这是重庆市第七个综合保税区,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规划面积0.75平方公里,紧邻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沙坪坝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庆华表示,沙坪坝区将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整车全产业链、一体化冷链、临铁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生态圈,积极培育研发设计、检测维修、采购分拨、展示展销等服务贸易,形成“国际通道+口岸+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局面。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