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全力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赋能添彩

来源:民生周刊2024-04-22 17:54:2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回归教育本真,还原教育本色,追求教育真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优质教育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和永恒主题。

回归教育本真

教育回归本真,不是机械的、简单的回归,而是理性的回归、有温度的回归。

回归公办教育主体,凸显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这明确表达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益性,是公办教育主体地位的法律保证。要把握教育的公平性、非营利性等属性,积极营造科学有序、健康向上的教育生态,回归教育的本真和价值。夯实各级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好公办教育的主体性作用。

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也体现在学校,要办好高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就必须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实施系统化、有针对性、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育评价和教科研的支撑作用,不断优化学生成长评价方式,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设立五个中心,即校长引领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家长协同中心和教科研评价支撑中心。全面提升五力,即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教师的发展力、学生的成长力、家长的协同力、教研员的支撑力。

回归课堂主战场,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学校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核心是课堂。一个没有好课堂的学校不能称为好学校,一个上不了好课的老师难以成为好老师。回归课堂主战场必须聚焦课堂、直击课堂、发力课堂、绽放课堂、享受课堂,练就广大教师的课堂硬功夫,三尺讲台论英雄。紧紧抓住课程课堂质量建设的关键和根本,持续深化课程课堂改革,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让学习深度真实发生,让育人效果规律生成。培养“五个一流”专业教师队伍,即一流专业思维、一流专业能力、一流专业素养、一流专业精神、一流专业成果,培养出更多的名师尤其是名家,弘扬并追求教育家的精神和情怀。

回归教育人的纯粹,让教育人专注干教育的事,让专业的人专注干专业的事。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的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守自己的使命担当,恪守自己的教育初心,一心一意立德树人,聚精会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全社会要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指数,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地位、待遇、尊重和尊严。切实减轻教师负担,通过制度建设为教师赋能减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让教师专注课堂、安心从教、舒心育人,永葆教育情怀和活力。

还原教育本色

教育本色不是单调的、呆板的,而是丰富的、多彩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

学校不挑学生,学生不挑学校,本就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标志体现。学校不挑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共同享受美好教育带来的幸福感,实现有教无类、机会均等,彰显教育公平。学生不挑学校,则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这就亟须聚焦教育本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扭转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的跑偏观念,强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理念,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公办学校优质成长,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把孩子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好学校,从源头上解决择校问题,缓解择校的焦虑,化解择校的需求,根除择校的土壤。真正的教育人不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旨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孩子跳着上学、唱着放学,本就是学校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学校真正的样子应该是以孩子为根本,基于个体差异因材(才)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幸福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学生不仅需要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需要阳光、健康、运动、艺术、科技,以及真善美的熏陶和追求、唱起来跳起来动起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这才是学校应有的风景,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模样。

把假期还给孩子,动感的暑假、温馨的寒假、快乐的周末,本就是儿时不可或缺的幸福时光。正如一首歌里唱的,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让孩子们在每年的假期里适当“放飞”,享受这段时光,或许将成为多年后难忘的记忆。给心灵放个假,给眼睛放个假,这也是成长。快乐而充实的假期,或许真是梦想开始的时刻。

走进大自然经历风雨,走进社会实践历练成长,本就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人生必修课。统筹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去体验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锤炼意志、陶冶品行、完善人格。积极探索校外社会实践“1+N”模式,形成丰富多样的活动路径。切实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意愿,设计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合作性和综合性的活动载体,打通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五育”全面培养、探索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动社会实践和成功育人模式。开展科技素养创新实践,从小培养科学家精神。开展高校校园实践,体验感受大学学习生活情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情怀。开展文化艺术实践,滋润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开展博物馆主题实践,感受文博资源历史厚重积淀。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体育教育实践,丰富滋养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开展自然探索实践,持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开展夏令营实践,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学会合作共赢。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增强国防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培养社会公德和爱心互助精神。

追求教育真谛

注重细节,做到精致,追求极致,才能不断趋向完美。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族育未来。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方向性问题,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引领学生奋力攀登知识高地、情感高地、思维高地、人格高地。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坚持合格加特长、普及加精英的育人模式,为各类人才竞相迸发创造条件和氛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从小在孩子的心底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才智和力量。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教材是遵循、是范本、是课程本源,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影响并决定着祖国的未来。教材里有真理、有家国情怀、有培根铸魂、有立德树人、有民族希冀。必须绝对确保教材的方向性、科学性、规律性、严谨性、纯粹性和真善美。加强专业教材编审,规范各类儿童读物审核发行,确保其专业性、教育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遵循并创造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激发释放教育改革创新的动能与活力。遵循规律,创造性运用规律。“名校+”办学模式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和实际的创造性实践,源自基层尤其是教育人的创新精神,充分激发了学校及教师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以名校引领辐射和一体化带动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快速锻造为新优质学校,把公办好学校办在孩子的家门口,把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办成好学校,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孩子。紧密型共同体是“名校+”办学模式的生命线和根本特征,大量实践证明,紧密型的差不了,松散型的好不了。

培养好习惯胜过若干一百分,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养成良好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走向。义务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键时期,要坚持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交习惯、思考探索习惯、动手实践习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用好习惯指导孩子一生发展。培养学习习惯,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多维思考、举一反三、跨学科实践应用。培养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勤于劳动的能力。培养社交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思维的启迪有可能撬动孩子的一生,让智慧之光闪亮灵动。课堂里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思维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开动起来,真正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自主学习和思考深度。深化思维认知的课堂,就有了灵魂、有了魅力。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找到开锁的钥匙,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怎样配制钥匙,方法比答案更有价值和意义。老师要帮助学生打开心扉,给孩子的心中照进一束光,这束光就是思维之光、灵动之光、智慧之光、成长之光、快乐之光、幸福之光。

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的舞台、成为最好的自己。关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进步,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学识、接受能力、成长环境等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教育、个性化培养,给每个孩子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坚持国家课程标准,有机融合“五育”和五项管理,发展素质教育,助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合适的自己,全力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赋能添彩。

(作者:西安“名校+”、西安好课堂的设计者和推广者、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两品牌均入选教育部“双减”推广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