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来源:民生周刊2024-04-01 16:50:0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政府工作任务之首。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为我们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张占斌

民生周刊: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张占斌: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质量发展则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和必然结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所体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是新质生产力所注重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传统产业的升级、新动能的培育才能实现,而这有赖于科技创新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够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可见,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互相支撑的关系。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能,高质量发展也必将为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就特别有意义,这也是中央为何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此重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可以说,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阶段。

民生周刊: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如何在发展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催生出新质生产力?

张占斌: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并非矛盾对立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事实上,传统产业未必就是夕阳产业、落后产业,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占比很高的国家。以我国制造业为例,80%都是传统产业,如果丢了将来我们吃饭都会成问题。所以,一定要按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坚持先立后破,先把传统产业稳住,同时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青春。

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有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问题,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产业中的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势必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新产品研发。这就是用新质生产力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实现转型升级,否则,在市场竞争中势必走向没落,成为真正的夕阳产业,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传统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取得更好的发展、更大的进步,还有一个优化产业结构、健全产业链、完善配套的问题。传统产业要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特别重要,比如,通过培训提高人才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传统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这既事关传统产业向上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也事关就业这个民生大问题。对于我们这个传统制造业占80%的人口大国,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为企业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服务,促进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融合。比如,通过支持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助力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型。

总之,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相互排斥关系,而应努力使其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千万不能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把传统产业给忘了、丢了、不管了,假如这样,新质生产力就失去了基础,很可能都搞不好。这就要求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特别要明确自己传统产业的优势或者比较优势在哪里,并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民生周刊: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张占斌: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一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发展新质生产力,除了要在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上做文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隐含着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而这只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矛盾统一体,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包括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在内的改革,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生产力的潜能释放出来。

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的关系可以看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动作为,目的是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增强这种自觉性,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民生周刊: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民生福祉有哪些作用?

张占斌: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相比于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对于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的增加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更高的技术水平,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更多高薪工作岗位,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更高的技术水平所创造的更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城市的财力,自然可以提升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最终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新质生产力所体现的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直接而明显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环境角度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绿色、低碳、清洁、循环经济,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创造的更大的发展成果,最终必然惠及全体人民,或者说全体人民将共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民生周刊:全国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您对不同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建议?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己的新质生产力。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找准强项和弱项,根据这些来思考自己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城市和农村,肯定不能按照一种模式、一种思路发展。无论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还是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无论是完善现代化产业,还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都要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来决定,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消极保守。应该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哪个地区都有值得做、可以做的文章,就看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有没有这个决心和能力了。

民生周刊: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培养出与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张占斌:生产力有3个组成要素,即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是其中最活跃和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必须要有新型劳动者,也就是新型人才。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就是希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在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人才队伍上,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着力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积极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人才是第一资源,同样需要发挥市场在配置上的决定作用。

二是切实改进政府人才管理方式,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健全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政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上来。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多样化需求,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既要重视高等教育,也要重视职业教育,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有用武之地,找到自我实现的发展方向。

四是大力倡导新型就业观念。在通过市场为人才定价的同时,也要运用政策奖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在社会上营造既尊重知识又尊重技能,既鼓励创新精神也鼓励工匠精神的氛围,形成“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徐英子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